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39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上侧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内壁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内壁的前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表面前端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弹性垫表面前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床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安装有LED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病人将手通过第二条形孔和第一条形孔伸到床板的底部,方便病人阅读或玩手机平板,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避免病人因针灸感到紧张恐慌,同时避免病人因长时间躺卧而感到无聊急躁。躺卧而感到无聊急躁。躺卧而感到无聊急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骨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

技术介绍

[0002]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在古代属"折疡"、"金镞"等范畴,历史上本科有"金疡"、"接骨"、"正骨"、"伤科"等不同称谓,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在我国各族人民与外伤疾患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中医骨伤科的诊疗手段中,会使用到针灸疗法刺激人体穴位来治疗由骨质增生引起的骨刺等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往往会躺在或者趴在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便于医生对其进行治疗针灸。
[0003]目前,现有的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在使用的过程中多半仅仅只是作为病人针灸平躺平趴的用具,并没有其他更多的功能性,病人长时间躺在针灸床上容易急躁,影响治疗效果。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来解决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上侧表面开设有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的底部内壁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透气孔(3),所述容纳槽(2)的底部内壁的前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孔(4),所述容纳槽(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垫(5),所述弹性垫(5)的表面前端开设有第二透气孔(6),所述第二透气孔(6)的直径与第一透气孔(3)的直径相同,且第二透气孔(6)与第一透气孔(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弹性垫(5)表面前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条形孔(7),所述第二条形孔(7)与第一条形孔(4)的大小相同,且第二条形孔(7)与第一条形孔(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4)的内部嵌套有条形板(8),所述条形板(8)的底部靠近床板(1)边缘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床板(1)的底部壁之间铰接相连,所述条形板(8)的另一侧与床板(1)的底部壁之间通过金属搭锁扣连接,所述床板(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9)对称分布在第一透气孔(3)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凹槽(9)的内部均安装有LED灯(10),所述床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11),位于所述床板(1)前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脚(11)的侧壁均固定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置物板(13),所述床板(1)的上侧中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外管(14),所述支撑外管(14)的内部嵌套有支撑内杆(15),所述支撑内杆(15)的上端伸出支撑外管(14)外,左右两个所述支撑内杆(15)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横杆(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5)设置为乳胶床垫,所述弹性垫(5)的尺寸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