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32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所述车架且包括:前散热器、发动机、节温器和辅助散热器,所述前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串联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方,所述节温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设置有并联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节温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辅助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辅助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后方。通过在车辆的冷却系统中增设有辅助散热器,辅助散热器可以给部分温度很高的循环液进行降温,可以提高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避免发动机因温度过高而无法使用,甚至损坏。损坏。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带EGR(废气再循环系统)排放路线的气体机,因气体机本身散热量较大,同时再循环废气进入气缸前通过EGR冷却器散热降温,其热量传递到冷却系统中,两者叠加导致该类发动机散热量较大,单一前散热器受车身空间布置限制以及离地间隙要求,无法满足开发需求。车身平台开发排量14升及以上的发动机,散热量较大同样有此类开发难点。
[0003]现有技术中,GTL车型平台的国六牵引车匹配有WP13NG460E60发动机,该发动机功率点散热量需求达到244Kw,现有的常规布置方式,采用最大版散热器以及最大规格发动机风扇,功率点前散热器散热量仅达到200Kw左右,仍存在44Kw的散热量缺口,现有的前散热器不能满足整车各工况点的散热需求。并且现有的布置技术方案,受车身内空间限制,散热器尺寸和风扇尺寸无法加大,冷却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遇到散热量需求较大的发动机,该布置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整车开发无法进行,如果进行车身空间的调整,则需要进行大量模具开发,费用高、周期长。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所述车架且包括:前散热器、发动机、节温器和辅助散热器,所述前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串联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方,所述节温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设置有并联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节温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辅助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辅助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辅助散热器设置于两个所述纵梁中的一个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器的一侧还设置有送风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为电子风扇,所述发动机处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子风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子风扇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预定值时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强郭俊婷李光启赵凌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