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29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垃圾暂存箱,箱体上设有第一垃圾投放口,箱体内与第一垃圾投放口相应的位置处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中部转杆,转杆两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阻挡从第一垃圾投放口投放的垃圾直接进入垃圾暂存箱的盖板;还包括用于将盖板上的垃圾进入相应的垃圾暂存箱驱动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第一垃圾投放口投放的垃圾经垃圾识别系统识别判断后,由垃圾识别系统识别垃圾种类,根据识别结果,向控制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信号,控制模块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驱动机构做相应动作,进而实现垃圾分类投放的目的。垃圾分类投放的目的。垃圾分类投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0001]本技术垃圾箱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关注,人们垃圾分类意识普遍提高,然而,即便分类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也往往因不知垃圾该归于哪一类,而导致垃圾分类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进而,基于视觉感知的垃圾种类识别系统或软件逐渐展现出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潜力。但目前多数识别算法虽然在识别率,识别速度方面各有差异,但绝大多数仅停留在以手机APP为载体的软件应用阶段,识别得到结果后,还要由用户自已放入不同的垃圾箱内,这样就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投放。本专利技术即设计了一种装置,在识别模块获得垃圾所属类别后,经由一种简单且价格低廉的机械装置自动投放到不同类别的垃圾筒内,从而实现全自动垃圾分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经由一种简单且价格低廉的机械装置自动投放到不同类别的垃圾筒内,从而实现全自动垃圾分类,具体的,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带有中部转杆的支撑架,并将中部转杆两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同时支撑架上设置用于阻挡垃圾在未分类前直接进入垃圾暂存箱的盖板;通过设置将盖板上的垃圾送入相应的垃圾暂存箱驱动机构以及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模块,将控制模块与垃圾识别系统配合使用,进而实现垃圾分类并将相应垃圾自动投放到对应的垃圾箱内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垃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垃圾暂存箱,所述箱体上对应垃圾暂存箱的垃圾进口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垃圾投放口,箱体内与第一垃圾投放口相应的位置处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中部转杆,中部转杆两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阻挡从第一垃圾投放口投放的垃圾直接进入垃圾暂存箱的盖板;还包括用于将盖板上的垃圾进入相应的垃圾暂存箱驱动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模块。
[0005]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暂存箱为3个,3个垃圾暂存箱分别为左侧暂存垃圾箱、中部暂存垃圾箱和右侧暂存垃圾箱;所述盖板包括左盖板和右盖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第三驱动部;
[0006]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在箱体上用于驱动支撑架竖直翻转,以使盖板上的垃圾落入左侧暂存垃圾箱或右侧暂存垃圾箱;
[0007]所述第二驱动部安装在支撑架上用于驱动左盖板竖直翻转,以使左盖板上的垃圾落入中部暂存垃圾箱;
[0008]所述第三驱动部安装在支撑架上用于驱动右盖板竖直翻转,以使右盖板上的垃圾落入中部暂存垃圾箱。
[0009]进一步地,所述左盖板的左端位于左侧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左盖板的右端位于中部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
[0010]所述右盖板的右端位于右侧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右盖板的左端位于中部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所述左盖板的右端与右盖板的左端相接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在箱体上,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与支撑架上的中部转杆连接,以驱动中部转杆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架以中部转杆为轴竖直翻转运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左盖板上设有左转杆,左转杆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左转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左转杆转动,进而使左盖板以左转杆为轴竖直翻转运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三安装座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右盖板底部设有右转杆,右转杆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右转杆另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连接,第三驱动电机驱动右盖板以右转杆为轴竖直翻转运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厨余垃圾箱,所述箱体上对应厨余垃圾箱的垃圾进口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垃圾投放口,所述箱体内位于第二垃圾投放口下方、且位于厨余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的位置处设有刺板,所述刺板为镂空结构,所述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刺破物品的锥形凸刺。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垃圾投放口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厨余垃圾箱相邻的暂存垃圾箱内连通的斜板,所述斜板两侧设有向上的折挡边,所述斜板的高端与第二垃圾投放口的底部连接,所述斜板的低端连接与厨余垃圾箱相邻的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方设有烟灰槽。方便投放烟头,避免烟头未完全熄灭,而丢入垃圾箱内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技术将控制模块与垃圾识别系统配合使用,从第一垃圾投放口投放的垃圾被阻挡在盖板上,经垃圾识别系统检测,垃圾识别系统经过视觉分析模型可以识别出投放的垃圾属于哪一类,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向控制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信号,控制模块对垃圾识别系统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进而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向驱动机构发送控制指令信号,控制驱动机构做相应动作,进而实现将分类后的垃圾自动投放到对应的垃圾箱内的。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镂空结构的刺板,刺板的上表面锥形凸刺可以刺破垃圾袋,这样,在丢放厨余垃圾时,首先将垃圾袋与刺板接触,以使刺板刺破垃圾袋,从而使垃圾袋内的垃圾落入厨余垃圾箱,垃圾袋丢入可回收垃圾对应的左侧暂存垃圾箱。
[0020]3、本技术通过设置斜板,在垃圾袋内的厨余垃圾落入厨余垃圾箱后,垃圾投放者可以将垃圾袋从第二垃圾投放口处丢入斜板道处,垃圾袋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滑至左侧暂存垃圾箱内,这样就不必将垃圾袋从第一垃圾投放口投放,可直接在第二垃圾投放口处投放。解决了在将垃圾袋从第二垃圾投放口拿到第一垃圾投放口的过程中,残液滴落在垃圾箱周围,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0021]4、本技术通过设置烟灰槽,方便投放烟头,避免烟头未完全熄灭,而丢入垃圾箱内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与支撑架、盖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与支撑架、盖板连接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落入左侧暂存垃圾箱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落入右侧暂存垃圾箱的状态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落入中部暂存垃圾箱的状态示意图;
[0030]图9为本技术中的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中的斜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左侧暂存垃圾箱01,中部暂存垃圾箱02,右侧暂存垃圾箱03,厨余垃圾箱04,第一驱动部001,第二驱动部002,第三驱动部003,箱体100,第一垃圾投放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垃圾暂存箱,所述箱体上对应垃圾暂存箱的垃圾进口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垃圾投放口,箱体内与第一垃圾投放口相应的位置处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中部转杆,中部转杆两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阻挡从第一垃圾投放口投放的垃圾直接进入垃圾暂存箱的盖板;还包括用于将盖板上的垃圾进入相应的垃圾暂存箱驱动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暂存箱为3个,3个垃圾暂存箱分别为左侧暂存垃圾箱、中部暂存垃圾箱和右侧暂存垃圾箱;所述盖板包括左盖板和右盖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在箱体上用于驱动支撑架竖直翻转,以使盖板上的垃圾落入左侧暂存垃圾箱或右侧暂存垃圾箱;所述第二驱动部安装在支撑架上用于驱动左盖板竖直翻转,以使左盖板上的垃圾落入中部暂存垃圾箱;所述第三驱动部安装在支撑架上用于驱动右盖板竖直翻转,以使右盖板上的垃圾落入中部暂存垃圾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板的左端位于左侧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左盖板的右端位于中部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所述右盖板的右端位于右侧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右盖板的左端位于中部暂存垃圾箱的垃圾进口上方,所述左盖板的右端与右盖板的左端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在箱体上,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睿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