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晋辰专利>正文

一种学生书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28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学生书签,涉及学生学习用品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呈U状的后侧书签体、插接在所述后侧书签体两端之间的前侧书签体以及两端下侧分别与前侧书签体的上端和所述后侧书签体一端的上侧连接的抽柄,所述后侧书签体和所述前侧书签体的厚度均小于所述抽柄的厚度,且所述前侧书签体和所述后侧书签体分别位于所述抽柄沿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令相应书页在插入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间并逐渐移动至抽柄一端后,通过位于抽柄沿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的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固定相应的书页,将有效避免在书页上产生折痕而影响到相关书籍的阅读体验,显著提升该学生书签的使用便捷性以及与书籍的固定稳定性。以及与书籍的固定稳定性。以及与书籍的固定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生书签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学生学习用品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学生书签。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或学习的原因,阅读书籍往往受到时间或精力限制,大都看到某一部分就会停下来,再次阅读时,首先会回想上次阅读的章节段落,因此会浪费阅读的时间。
[0003]公开号为CN1020499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书签,该书签具有十字型书签,十字型书签上部设置挂绳,中间设置微型电子表。
[0004]但是该书签在使用过程当中将由于仅仅放置在相应的两页书页之间,并通过书签两侧相应的书页将书签固定而影响到书签与书本的稳定固定,因此将导致书签从书本上脱离而影响到书籍的阅读连贯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生书签,该学生书签具有使用方便、固定稳定且保护书页的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学生书签,包括呈U状的后侧书签体、插接在所述后侧书签体两端之间的前侧书签体以及两端下侧分别与前侧书签体的上端和所述后侧书签体一端的上侧连接的抽柄,所述后侧书签体和所述前侧书签体的厚度均小于所述抽柄的厚度,且所述前侧书签体和所述后侧书签体分别位于所述抽柄沿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相应书页在插入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之间并逐渐移动至抽柄一端后,通过位于抽柄沿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的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固定相应的书页,将有效避免在书页上产生折痕而影响到相关书籍的阅读体验;与此同时,在将多张书页插入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后将使得该学生书签对相应的书页夹紧的作用,显著提升该学生书签的使用便捷性以及与书籍的固定稳定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侧书签体远离所述抽柄的一端设置有突出标记柄,所述突出标记柄设置有固定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突出标记柄上的固定槽用于固定贴纸等标记物品,有效提升该学生书签的使用便捷性以及相关书籍的阅读连贯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柄的厚度与所述前侧书签体和所述后侧书签体的厚度合相等,所述抽柄设置有位于所述后侧书签体前侧以及所述前侧书签体后侧的抵接侧壁。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应书页在插入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之间并逐渐移动至抽柄一端后,由于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位于抽柄的一端沿厚度方向的间距为0,进
而将使得前侧书签体和后侧书签体对相应的书页起到夹紧的作用,显著提升该学生书签的固定稳定性。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柄上设置有多个摩擦凹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凹槽起到提升抽柄的表面摩擦系数,从而降低该学生书签的取放难度。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侧书签体的下侧呈半圆弧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弧状的前侧书签体在插入相应页面的上侧时有效避免书页产生硬接触而导致书页的破损,便于该书签的正常使用。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侧书签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标记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记线用于标记相应书页的翻看进度,避免在阅读至书页中间段落后仍需从头观看的问题发生,提升书籍的阅读连贯性。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使用方便、固定稳定且保护书页;
[0021]2、显著提升书籍的阅读连贯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后侧书签体;11、抵接侧壁;2、突出标记柄;21、固定槽;3、前侧书签体;31、标记线;4、抽柄;41、摩擦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学生书签,包括呈U状的后侧书签体1、插接在后侧书签体1两端之间的前侧书签体3以及两端下侧分别与前侧书签体3的上端和所述后侧书签体1一端的上侧连接的抽柄4。后侧书签体1和前侧书签体3的厚度均小于抽柄4的厚度,且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分别位于抽柄4沿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在令相应书页在插入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之间并逐渐移动至抽柄4一端后,通过位于抽柄4沿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的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固定相应的书页,将有效避免在书页上产生折痕而影响到相关书籍的阅读体验;与此同时,在将多张书页插入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后将使得该学生书签对相应的书页夹紧的作用,显著提升该学生书签的使用便捷性以及与书籍的固定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抽柄4的厚度与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的厚度合相等。抽柄4设置有位于后侧书签体1前侧以及前侧书签体3后侧的抵接侧壁11。因此,在相应书页在插入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之间并逐渐移动至抽柄4一端后,由于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位于抽柄4的一端沿厚度方向的间距为0,进而将使得前侧书签体3和后侧书签体1对相应的书页起到夹紧的作用,显著提升该学生书签的固定稳定性。
[0026]如图1所示,在抽柄4上设置有多个摩擦凹槽41,进而将使得摩擦凹槽41起到提升抽柄4的表面摩擦系数,从而降低该学生书签的取放难度的作用。与此同时,前侧书签体3的
下侧呈半圆弧状。呈半圆弧状的前侧书签体3下端在插入相应页面的上侧时有效避免书页产生硬接触而导致书页的破损,便于该书签的正常使用。为了进一步提升书籍的阅读连贯性,进而在前侧书签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标记线31。标记线31用于标记相应书页的翻看进度,避免在阅读至书页中间段落后仍需从头观看的问题发生。
[0027]如图1所示,在后侧书签体1远离抽柄4的一端设置有突出标记柄2。突出标记柄2设置有用于固定贴纸等标记物品固定槽21,通过标记物的标记有效提升该学生书签的使用便捷性以及相关书籍的阅读连贯性。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生书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呈U状的后侧书签体(1)、插接在所述后侧书签体(1)两端之间的前侧书签体(3)以及两端下侧分别与前侧书签体(3)的上端和所述后侧书签体(1)一端的上侧连接的抽柄(4),所述后侧书签体(1)和所述前侧书签体(3)的厚度均小于所述抽柄(4)的厚度,且所述前侧书签体(3)和所述后侧书签体(1)分别位于所述抽柄(4)沿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生书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书签体(1)远离所述抽柄(4)的一端设置有突出标记柄(2),所述突出标记柄(2)设置有固定槽(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晋辰
申请(专利权)人:叶晋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