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按键笙的音律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00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按键笙的音律控制机构,包括数个结构相同的音律控制单体;音律控制单体包括键钮、动力构件和气门构件,动力构件的一端连接键钮,动力构件的另一端抵接气门构件;动力构件包括动力臂、固定套以及与动力臂呈镜像对称的阻力臂,动力臂连接键钮连接杆,键钮连接杆的外端部固定安装有键钮;固定套安装在支撑轴上;气门构件包括气门顶杆、复位弹簧以及定位套;气门顶杆一端插装在气体分配室内,气门顶杆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卡座,上述阻力臂的上端部抵接在U型卡座内;定位套安装气体分配室的侧壁上,所述定位套上设有预紧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易于调整,不卡顿,音律控制好等优点。音律控制好等优点。音律控制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按键笙的音律控制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笙乐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按键笙的音律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笙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能够吹奏和声的气鸣乐器,历史悠久,音色恬静,和声丰满,是民族音乐、戏曲音乐中重要的演奏乐器。而传统的笙大多为十七簧较为普遍,系以手指按孔的方式控制所气体由特定的管发声,随着时代变迁的发展,笙乐器亦从原有的十三簧发展出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簧等,笙的型态亦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扩音笙、低音笙或附加有键、纽的排笙等等。
[0003]排笙主要结构大多包含有箱体、多数键纽及簧管所组成,其中键纽系设于箱体的侧面,而箱体内部系设置有多数音律控制机构,各音律控制机构系能控制键纽的按压弹性,且令用户按压不同键纽时能够对应控制不同簧管的发声状态;现有的音律控制机构主要包括键钮、连接键钮的气门顶杆以及复位弹簧;该种结构在实际操作时存在如按压时,由于手指的受力方向发生偏移后,气门顶杆就容易出现卡顿现象;进而影响演奏的效果;久而久之,气门顶杆易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
[0004]然而,此种结构型态之排笙虽然以沿革使用多年,但由于一般排笙的键纽数量较多,因此当用户欲调整各按钮的按压弹性或确认键钮状态时,系必须先将排笙整体倒下摊放至定位,并同时对应箱体顶部之键纽与控制调整构件的对应关系,才得以进行后续调整动作,导致使用者每次演奏前调整键纽时,系必须重复进行前述之动作,如此不但相当耗费时间,也会造成使用上莫大的不便与困扰,进而,公知的排笙仍旧存在相当大的空间有待改良突破。
>[0005]为此,针对上述公知结构所存在之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之的音律控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易于调整,不卡顿,音律控制好的音律控制机构,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按键笙的音律控制机构,包括数个结构相同的音律控制单体,数个音律控制单体交叉设置在气室的一端;每个音律控制单体控制气室上一个笙苗的音律,所述音律控制单体包括键钮、动力构件和气门构件,所述动力构件的一端连接键钮,动力构件的另一端抵接气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构件包括动力臂、固定套以及与动力臂呈镜像对称的阻力臂,其中所述动力臂的外侧连接键钮连接杆,所述键钮连接杆的外端部固定安装有键钮;所述固定套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固定安装在位于气室端部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气室;所述气门构件包括气门顶杆、复位弹簧以及定位套;所述气门顶杆一端插装在气体分配室内,气门顶杆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卡座,上述阻力臂的上端部抵接在U 型卡座内;所述定位套安装
气体分配室的侧壁上,所述定位套上设有预紧螺钉。
[0008]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两端设有限位架,每个音律控制单体的动力臂的端部位于限位架内。
[0009]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键钮采用圆柱形按钮式键钮。
[0010]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杠杆结构动力构件设计来实现力的传递,和传统直联式相比按压力相对减小,按压时不生硬,提高了演奏者的手感;另外多个动力构件在受力后绕同一支撑轴旋转,进而保证了音律的控制结构的一致性,同时动力构件的阻力臂与气门顶杆之间的连接采用抵接的方式,这样不受力方向的影响,气门顶杆在定位套导向的作用下始终作直线运动,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另外在定位套上设有预紧螺钉外置,可以根据实际方便演奏者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发音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音律控制单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音律控制单体;1

1、键钮;1

2、动力构件;1

20、动力臂;1

21、固定套;1

22、阻力臂;1

23、键钮连接杆;1

3、气门构件;1

31、气门顶杆; 1

32、复位弹簧;1

33、定位套;1

34、U型卡座;1

35、预紧螺钉;1

4、支撑轴;1

5、上连接板;2、气室;3、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按键笙的音律控制机构,包括数个结构相同的音律控制单体1,数个音律控制单体交叉设置在气室2的一端,由于簧片的数量和排布无法满足多个音律控制单体1的安装,根据簧片的排布交叉可以合理利用气室周围的空间;每个音律控制单体控制气室上一个笙苗的音律,所述音律控制单体1包括键钮1

1、动力构件1

2和气门构件1

3,所述动力构件的一端连接键钮,动力构件的另一端抵接气门构件;所述动力构件1

2包括动力臂1

20、固定套1

21以及与动力臂呈镜像对称的阻力臂1

22,其中所述动力臂的外侧连接键钮连接杆1

23,所述键钮连接杆的外端部固定安装有键钮1

1,键钮采用圆柱形按钮式键钮;所述固定套安装在支撑轴1

4上,所述支撑轴固定安装在位于气室端部的上连接板1

5和下连接板之间,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气室;所述气门构件1

3包括气门顶杆1

31、复位弹簧1

32以及定位套1

33;所述气门顶杆一端插装在气体分配室内,气门顶杆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卡座1

34,上述阻力臂的上端部抵接在U型卡座内;所述定位套1

33安装气体分配室的侧壁上,所述定位套上设有预紧螺钉1

35。
[0016]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两端设有限位架3,每个音律控制单体的动力臂的端部位于限位架内,通过限位架约束动力臂的外端布,防止动力臂反向转动。
[001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杠杆结构的动力构件设计来实现力的传递,和传统直联式相比按压力相对减小,按压时不生硬,提高了演奏者的手感;另外多个动力构件在受力后绕同
一支撑轴旋转,进而保证了音律的控制结构的一致性,同时动力构件的阻力臂与气门顶杆之间的连接采用抵接的方式,这样不受力方向的影响,气门顶杆在定位套导向的作用下始终作直线运动,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另外在定位套上设有预紧螺钉外置,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按键笙的音律控制机构,包括数个结构相同的音律控制单体,数个音律控制单体交叉设置在气室的一端;每个音律控制单体控制气室上一个笙苗的音律,所述音律控制单体包括键钮、动力构件和气门构件,所述动力构件的一端连接键钮,动力构件的另一端抵接气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构件包括动力臂、固定套以及与动力臂呈镜像对称的阻力臂,其中所述动力臂的外侧连接键钮连接杆,所述键钮连接杆的外端部固定安装有键钮;所述固定套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固定安装在位于气室端部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精艺笙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