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产品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86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码产品保护壳,包括主体和空气弹簧组件,其中主体包括侧框和盖体,侧框包围盖体的外部边缘,并且侧框与盖体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数码产品的容置腔;空气弹簧组件连接于侧框上,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与侧框的外表面平齐或者凸出于侧框的外表面;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第一片材的周边与第二片材的周边密封性连接,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填充满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数码产品保护壳,空气弹簧组件能够有效地分散、吸收数码产品摔落的冲击力,防止数码产品被摔破损。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数码产品保护壳,通过在保护壳上设置空气弹簧组件,还具有重量轻、方便携带的优点。方便携带的优点。方便携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码产品保护壳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壳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码产品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发展带动了一批以数字为记载标识的产品,取代了传统的胶片、录影带、录音带等,我们把这种产品统称为数码产品。例如电视、通讯器材、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者便携的电子工具蓝牙耳机等,在相当程度上都采用了数字化,统称为数码产品。随着智能手机及蓝牙耳机等数码产品的普及,为了防止机器刮伤及摔坏,需要给产品外壳进行有效的保护,但现在大多数保护壳都是使用塑胶及其他软塑胶等材质制成,结构相对简单,减震性能差,尤其是发生侧摔、跌落时候,容易对产品本身造成损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有些保护壳采用硬塑胶及其他软塑胶等多层材质制成,虽然缓冲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体积过于笨重,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才会起到防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数码产品的保护壳耐冲击性不强或者过于笨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数码产品保护壳。
[0004]本技术的数码产品保护壳,包括主体和空气弹簧组件,其中主体包括侧框和盖体,所述侧框包围所述盖体的外部边缘,并且所述侧框与盖体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数码产品的容置腔;空气弹簧组件连接于所述侧框上,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与侧框的外表面平齐或者凸出于侧框的外表面;所述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第一片材的周边与第二片材的周边密封性连接,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满气体。
[000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均为塑胶材质,所述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通过压合工艺进行边缘熔合。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工艺包括高周波工艺或者超声波工艺。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为通孔或者凹槽,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侧框上,所述凹槽开设在侧框背离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空气弹簧组件镶嵌于所述安装位内。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安装位为通孔时,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当所述安装位为凹槽时,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平齐或者圆滑过渡。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为矩形,所述侧框的边角处通过圆弧过渡,所述侧框包括依次连接的侧边部和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上设置有安装位,或者所述侧边部和圆弧部上均设置有安装位。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弹簧组件通过模内注塑工艺或者点胶工艺镶嵌于所述侧框的安装位内。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后盖,所述容置腔与后盖相对的一面开口,以方便所述数码产品放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连续设置于所述侧框上,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空气弹簧组件连续地镶嵌于所述安装位内;或者,所述安装位的数量为两个以上,间隔设置于所述侧框上,所述侧框上不同安装位之间设置有功能区,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数量与安装位的数量相同,所述空气弹簧组件分段式地镶嵌于所述安装位内。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和后盖,所述侧框围设于前盖与后盖之间,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可封闭开口,以方便所述数码产品放入。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可封闭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之间;所述第一分体的侧框上开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分体的侧框上开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二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与第三安装位之间设置有功能区;所述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所述第一组件镶嵌于第一安装位内;所述第二组件镶嵌于第二安装位内;所述第三组件镶嵌于第三安装位内。
[0015]本技术的数码产品保护壳,其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的数码产品保护壳,通过合理设置空气弹簧组件的结构以及空气弹簧组件与主体的连接关系,将空气弹簧组件第一片材的周边与第二片材220 的周边密封性连接,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填充满气体,即将空气弹簧组件单独形成一个密闭气囊,具有弹性,能够起到缓冲抗跌摔的作用;将空气弹簧组件连接于主体的侧框上,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与侧框的外表面平齐或者凸出于侧框的外表面,从而当数码产品跌落或受到外力冲击时,该空气弹簧组件可以有效地分散、吸收数码产品摔落的冲击力,防止数码产品被摔破损。另外,本技术的数码产品保护壳,通过在保护壳上设置空气弹簧组件,还具有重量轻、方便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码产品保护壳的主体与空气弹簧组件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码产品保护壳中空气弹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码产品保护壳的主体与空气弹簧组件装配后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码产品保护壳的主体与空气弹簧组件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码产品保护壳的主体与空气弹簧组件装配后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码产品保护壳的主体与空气弹簧组件装配后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码产品保护壳的主体与空气弹簧组件装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另外,需要说明是,在本文附图中的剖视图中,剖面线的设置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相同的剖面线示意性地表示同一个部件或者表示采用相同材质的不同部件,剖面线的形状,包括倾斜角度和间隔距离,并不严格遵从机械制图中关于不同材质的剖面线设定。例如,在本文中的附图中,倾斜45
°
的剖面线并不一定代表金属材质,还可以表示其他非金属材质。
[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数码产品保护壳包括主体100和空气弹簧组件200,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数码产品包括电视、通讯器材和移动终端等,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等。数码产品保护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侧框和盖体,所述侧框包围所述盖体的外部边缘,并且所述侧框与盖体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数码产品的容置腔;及空气弹簧组件,连接于所述侧框上,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与侧框的外表面平齐或者凸出于侧框的外表面;所述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第一片材的周边与第二片材的周边密封性连接,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满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均为塑胶材质,所述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通过压合工艺进行边缘熔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工艺包括高周波工艺或者超声波工艺。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数码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为通孔或者凹槽,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侧框上,所述凹槽开设在侧框背离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空气弹簧组件镶嵌于所述安装位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位为通孔时,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当所述安装位为凹槽时,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平齐或者圆滑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为矩形,所述侧框的边角处通过圆弧过渡,所述侧框包括依次连接的侧边部和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上设置有安装位,或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凤余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