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85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包括养殖箱和收集罐,养殖箱连接有引诱管和第一连接管,引诱管为中空锥台状,包括一大端头以及相对的一小端头,大端头与养殖箱连通,小端头与第一连接管连通,并且,引诱管的内部贴合其侧壁设置有灯管;收集罐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抽气管和透气阻隔件,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透气阻隔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抵触于两者之间的多根支撑杆,第一部设置于收集罐与抽气管的连通处,第二部覆盖第一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养殖箱以及收集罐的配合实现了对烟蚜茧蜂成蜂的短期饲养,同时能够方便对其收集,养殖箱和收集罐连接方便,并且能够相互独立分离,便于存放。便于存放。便于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蚜茧蜂,属于膜翅目蚜茧蜂科蚜茧蜂属,国外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朝鲜及夏威夷群岛,国内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云南等省,主要在我国东部及南方各省烟区,是烟蚜的优势天敌。烟蚜茧蜂除了寄生烟蚜外,还可以寄生菜蚜、萝卜蚜、小麦长管蚜等,对烟蚜的自然寄生率通常为20%~60%,最高的可达89.16%,在蚜虫的生物防治中意义重大且应用效果显著。
[0003]烟蚜茧蜂规模化人工繁殖之后,每年有大量的烟蚜茧蜂投放在田间防治烟蚜,但是人工繁育烟蚜茧蜂的释放对野外种群的影响从未进行过遗传评估,人工繁育的种群也常常因为亲本有限,近亲杂交等因素导致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不利于烟蚜茧蜂的长期繁殖育种与应用。然而进行烟蚜茧蜂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烟蚜茧蜂成蜂活体,为了保证实验的精度和准确性,提取烟蚜茧蜂DNA、RNA时,必须保证样本来源的一致性,同时烟蚜茧蜂成蜂的寿命较短,这对采样造成的很大的压力。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短期饲养烟蚜茧蜂成蜂,同时能够方便收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包括养殖箱和收集罐,
[0007]所述养殖箱连接有引诱管和第一连接管,所述引诱管为中空锥台状,包括一大端头以及相对的一小端头,所述大端头与所述养殖箱连通,所述小端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并且,所述引诱管的内部贴合其侧壁设置有灯管;
[0008]所述收集罐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抽气管和透气阻隔件,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透气阻隔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抵触于两者之间的多根支撑杆,所述第一部设置于所述收集罐与所述抽气管的连通处,所述第二部覆盖所述第一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呈半球形包覆所述第一部,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在2-5cm。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透气膜或透气网格。
[0011]优选地,所述灯管的发光波长为410-570nm。
[0012]优选地,所述灯管的发光波长为490nm。
[0013]优选地,所述灯管沿所述引诱管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插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沿径向均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置有插片用以开合管路。
[0016]优选地,所述养殖箱包括架体、以及与所述架体插接的网格板以及遮光板,所述网格板与所述遮光板设置于所述架体的侧面。
[0017]优选地,所述收集罐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可拆的盖体,所述第二连接管、抽气管和透气阻隔件设置于所述盖体上。
[0018]优选地,所述收集罐为透明玻璃罐。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通过养殖箱以及收集罐的配合实现了对烟蚜茧蜂成蜂的短期饲养,同时能够方便对其收集,养殖箱和收集罐连接方便,并且能够相互独立分离,便于存放。
[0021](2)本技术通过引诱管引诱烟蚜茧蜂成蜂靠近第一收集管,从而实现快速收集,同时通过其中空锥台状,利于扩大光线引诱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收集速度,并且减少烟蚜茧蜂成蜂因过度聚集造成受伤。
[0022](3)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收集罐内的透气阻隔件,一方面,避免烟蚜茧蜂成蜂被误吸入抽气管内,另一方面,在抽气管与收集罐的连通处形成了缓冲区域,避免较强的气流使得烟蚜茧蜂成蜂受伤。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引诱管和第一连接管的透视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收集罐的透视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收集罐内的透气阻隔件的透视放大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收集罐内的透气阻隔件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0029]具体地,100-养殖箱,110-引诱管,111-大端头,112-小端头,120-第一连接管,121-第一插接槽,122-第一插片,130-灯管,140-架体,150-网格板,160-遮光板,
[0030]200-收集罐,210-第二连接管,211-第二插接槽,212-第二插片,220-抽气管,230-透气阻隔件,231-第一部,232-第二部,233-支撑杆,24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如图1所示,一种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包括养殖箱和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连接有引诱管和第一连接管,所述引诱管为中空锥台状,包括一大端头以及相对的一小端头,所述大端头与所述养殖箱连通,所述小端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并且,所述引诱管的内部贴合其侧壁设置有灯管;所述收集罐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抽气管和透气阻隔件,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透气阻隔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抵触于两者之间的多根支撑杆,所述第一部设置于所述收集罐与所述抽气管的连通处,所述第二部覆盖所述第一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其特征于,所述第二部呈半球形包覆所述第一部,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在2-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透气膜或透气网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蚜茧蜂成蜂饲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的发光波长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林周文兵李江舟谷星慧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