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84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抬高垫本体的一端面呈倾斜设置,抬高垫本体采用海绵垫包裹皮革制成,抬高垫本体靠近上表面处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内芯,当拆卸内芯时,抬高垫本体对应内芯的位置形成有靠近抬高垫本体上表面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在抬高垫本体靠近上表面处可拆卸连接多个并排设置得内芯,此时可根据患者下肢的皮瓣的位置拆卸相对应的内芯,此时在抬高垫本体对应内芯的位置形成有靠近抬高垫本体上表面的空腔,此时患者下肢搁置在抬高垫本体上表面时,皮瓣处对应空腔不会因过度受压而造成坏死。对应空腔不会因过度受压而造成坏死。对应空腔不会因过度受压而造成坏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

技术介绍

[0002]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仍通过蒂部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
[0003]在下肢皮瓣术后为防止皮瓣受压后造成坏死,需使得患者的下肢搁置在抬高垫上抬高悬空,使得皮瓣处不接触受压。但是有时下肢受创部位刚好搁在抬高垫上,此时需要患者改变下肢的角度以使得皮瓣远离与抬高垫的接触面,而此时患者所保持的姿势较为不舒适,患者在无意识中转动下肢角度后容易使得皮瓣压在抬高垫上,从而导致皮瓣受压后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能够避免皮瓣处受压的情况发生。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所述抬高垫本体的一端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抬高垫本体采用海绵垫包裹皮革制成,所述抬高垫本体靠近上表面处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内芯,当拆卸所述内芯时,所述抬高垫本体对应内芯的位置形成有靠近抬高垫本体上表面的空腔。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高垫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贯穿槽,所述内芯插接在贯穿槽内,所述贯穿槽与抬高垫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

5毫米,相邻的所述贯穿槽之间的间距为5

20毫米。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高垫本体的侧面底部设置有使得内芯拆卸后插接的容纳槽。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内芯可拆卸连接在抬高垫本体上表面,相邻的所述内芯互相接触。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芯下表面与抬高垫本体之间通过雌雄魔术贴连接。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通过在抬高垫本体靠近上表面处可拆卸连接多个并排设置得内芯,此时可根据患者下肢的皮瓣的位置拆卸相对应的内芯,此时在抬高垫本体对应内芯的位置形成有靠近抬高垫本体上表面的空腔,此时患者下肢搁置在抬高垫本体上表面时,皮瓣处对应空腔不会因过度受压而造成坏死;
[0012]2、在抬高垫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槽,内芯插接在贯穿槽内,在根据患者下肢的
皮瓣的位置拆卸相对应的内芯后,空腔的位置为贯穿槽的位置,而贯穿槽与抬高垫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

5毫米,能减缓下肢搁置后的相互作用力,避免皮瓣因过度受压而造成坏死;
[0013]3、在抬高垫本体的侧面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此时在内芯插接后可插接到容纳槽内,避免内芯在拆卸后丢失;
[0014]4、多个内芯可拆卸连接在抬高垫本体的上表面,此时在根据患者下肢的皮瓣的位置拆卸相对应的内芯后,空腔的位置为内芯拆卸后的所在位置,此时在下肢搁置在抬高垫本体的上表面的多个内芯上时,皮瓣处于空腔内不会受压,从而避免皮瓣因受压而造成坏死;
[0015]5、内芯和抬高垫本体之间通过雌雄魔术贴连接,从而实现内芯与抬高垫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抬高垫本体;11、贯穿槽;12、容纳槽;2、内芯;3、雌雄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如图1所示,包括抬高垫本体1,抬高垫本体1的一端面呈倾斜设置。抬高垫本体1采用海绵垫包裹皮革制成。抬高垫本体1靠近上表面处可拆卸连接有三个并排设置的内芯2,当拆卸内芯2时,抬高垫本体1对应内芯2的位置形成有靠近抬高垫本体1上表面的空腔。
[0021]如图1所示,在抬高垫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三个并排设置的贯穿槽11,贯穿槽11与抬高垫本体1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

5毫米,本实施例中为5毫米。相邻的贯穿槽11之间的间距为5

20毫米,本实施例中为10毫米。
[0022]如图1所示,三个内芯2插接在三个贯穿槽11内,内芯2采用海绵垫包裹皮革制成。同时在抬高垫本体1的侧面底部设置有使得内芯2拆卸后插接的容纳槽12,容纳槽12 仅有一个,可供单个拆卸后的内芯2插接。
[0023]实施效果:在抬高垫本体1上设置有三个贯穿槽11,内芯2插接在贯穿槽11内,在根据患者下肢的皮瓣的位置拆卸相对应的内芯2后,空腔的位置为贯穿槽11的位置,而贯穿槽11与抬高垫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5毫米,能减缓下肢搁置后的相互作用力,避免皮瓣因过度受压而造成坏死。
[0024]实施例2: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如图1和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抬高垫本体1上未设置贯穿槽11,三个内芯2分别与抬高垫本体1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内芯2通过雌雄魔术贴3连接在抬高垫本体1的上表面,相邻的内芯2的边缘相互抵触。
[0025]实施效果:三个内芯2可拆卸连接在抬高垫本体1的上表面,此时在根据患者下肢的皮瓣的位置拆卸相对应的内芯2后,空腔的位置为内芯2拆卸后的所在位置,此时在下肢搁置在抬高垫本体1的上表面的多个内芯2上时,皮瓣处于空腔内不会受压,从而避免皮瓣
因受压而造成坏死。
[002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1),所述抬高垫本体(1)的一端面呈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垫本体(1)采用海绵垫包裹皮革制成,所述抬高垫本体(1)靠近上表面处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内芯(2),当拆卸所述内芯(2)时,所述抬高垫本体(1)对应内芯(2)的位置形成有靠近抬高垫本体(1)上表面的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皮瓣术后用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垫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贯穿槽(11),所述内芯(2)插接在贯穿槽(11)内,所述贯穿槽(11)与抬高垫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琴戴村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