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81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包括:箱体、充气膜结构和实验设备,箱体内形成初始操作空间,箱体的至少一个侧板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充气膜结构与箱体相连,在侧板处于折叠位置时,充气膜结构和实验设备适于收纳在初始操作空间内;在侧板处于展开位置时,充气膜结构适于展开在侧板的上方,以在侧板的上方形成扩展操作空间,实验设备可选择地摆放于初始操作空间和/或扩展操作空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充气膜结构能够收纳在箱体内,以减小实验室的外形尺寸,也能够展开于箱体外,以增加实验室内部操作空间。实验设备设置在箱体内,使得实验室的预制化程度较高,减少了现场搭建工作。场搭建工作。场搭建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安全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

技术介绍

[0002]当某地出现突发传染病疫情或者病毒疫情大规模爆发时,传统现有的病毒检测实验室或生物安全实验室显然无法满足灵活且及时的搭建需求,因此移动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的需求量激增。现有的移动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主要包括集装箱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
[0003]其中,集装箱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一般为海运集装箱尺寸,由于检测通量的需求较高,因此导致集装箱的体积较大,且目前通常是将集装箱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分别运送到现场,再将实验设备一个个搬入箱内才能开始进行检测工作,预制化程度较低。
[0004]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一般分为充气式和杆件式,通过抽气或拆除支撑杆件后折叠成较小体积进行空运,相比集装箱式移动检测实验室而言,其重量更轻,体积更小,但运输时同样无法内置相关实验设备,需要分开进行运输,到达现场后搭建完帐篷再进行设备安装,预制化程度较低。
[0005]此外,现有的移动翼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形成初始操作空间,所述箱体(1)的至少一个侧板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充气膜结构(2),所述充气膜结构(2)与所述箱体(1)相连,在所述侧板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充气膜结构(2)适于收纳在所述初始操作空间内;在所述侧板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充气膜结构(2)适于展开在所述侧板的上方,以在所述侧板的上方形成扩展操作空间;实验设备(3),在所述侧板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实验设备(3)适于收纳在所述初始操作空间内;在所述侧板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实验设备(3)可选择地摆放于所述初始操作空间和/或所述扩展操作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膜结构(2)与所述箱体(1)的边缘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边缘为型材(15),所述型材(15)具有凹槽,使用嵌条(151)将所述充气膜结构(2)的一部分膜层(22)嵌合在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膜结构(2)上设置有传递箱口,传递箱适于安装于所述传递箱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具有外门体(14),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缓冲间(16),所述初始操作空间包括位于所述缓冲间(16)内的缓冲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缓冲间(16)外部的实验空间,所述外门体(14)用于将所述缓冲空间与所述箱体(1)的外界环境可选择地连通或隔绝,所述缓冲间(16)具有内门体(161),所述内门体(161)用于将所述缓冲空间与所述实验空间可选择地连通或隔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膜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烨苏运升陈戊荣李雯琪李若羽陈堃王知然曾昊熊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