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环形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73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环形电感器,包括环形磁芯、第一绕组线圈、第二绕组线圈及底座组件。第一绕组线圈缠绕于环形磁芯的一侧,第二绕组线圈缠绕于环形磁芯的另一侧。底座组件包括座体、两个第一承载套、两个第一引脚、两个第二承载套及两个第二引脚。座体开设有弧形限位槽,环形磁芯部分收容于弧形限位槽。座体于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开设第一调节槽。每一第一承载套收容于一第一调节槽中并与座体滑动连接,每一第一承载套沿一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每一第一引脚贯穿一第一承载套并部分外露于座体的底面。第一引脚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一绕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第一连接槽中。上述环形电感器提升了适用范围。提升了适用范围。提升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环形电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环形电感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环形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环形电感器是一种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圆环形磁芯以及缠绕于圆环形磁芯上的绕组线圈。广泛应用于高频电路的去耦、滤波以及寄生振荡的抑制等。具体的,共模电感器属于环形电感器的一种,主要用于抑制共模干扰。共模电感器是一个以铁氧体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它由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绕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形成一个四端器件,对共模信号呈现出大电感,具有抑制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环形电感器都设置有底座,底座对环形磁芯及绕组线圈起到了承载与固定的作用,绕组线圈的引出端贯穿底座露出,以形成连接引脚。通过将引脚插设于PCB板的过线孔中,以将环形电感器接入控制电路中。
[0003]然而,环形电感器的底座将引脚进行了固定,使得各引脚的相对位置无法调节改变。也就是说,一种环形电感器仅能适配于一种特定规格尺寸的PCB板。一种环形电感器无法同时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PCB板,进而导致该环形电感器的适用范围小。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磁芯、第一绕组线圈、第二绕组线圈以及底座组件;所述第一绕组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绕组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芯的另一侧;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座体、两个第一承载套、两个第一引脚、两个第二承载套以及两个第二引脚;所述座体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环形磁芯部分收容于所述弧形限位槽中并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座体于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每一所述第一承载套收容于一所述第一调节槽中并与所述座体滑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承载套沿一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座体于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还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每一所述第二承载套收容于一所述第二调节槽中并与所述座体滑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承载套沿一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承载套位于所述座体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承载套位于所述座体的另一侧;每一所述第一引脚贯穿一所述第一承载套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座体的底面;每一所述第二引脚贯穿一所述第二承载套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座体的底面;各所述第一引脚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绕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中;各所述第二引脚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绕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于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一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一绕组线圈外侧,另一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二绕组线圈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方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迈特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