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73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包括T形线头部、板卡容纳盒,所述T形线头部的大头端向内凹陷形成卡板固定槽,其卡板固定槽内壁设置有卡头,板卡容纳盒面向T形线头部的大头端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卡板容纳槽,所述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与卡板固定槽固定连接,T形线头部上设置有各类接线端子,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上的端口通过导线与各类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卡板容纳槽内还设置有卡板道槽,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插入到卡板道槽内;所述板卡容纳盒采用金属的镂空壳体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其采用分离设计构思,将接线端子布局到按照空气开关的外形结构体上,然后采用独立的防尘散热的封装体对板卡进行散热和保护。散热和保护。散热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核仪控机柜部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核仪控机柜
中,由于核仪控机柜中设置有很多监测核反应堆关键参数的信号传输通道,因此,在核仪控柜内设置有很多组功率设备,在运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从而产生大量热量,且为了保障核仪控柜的安全工作,需要对其内部运行环境进行监测,因此,需要配置相应的环境传感设备。
[0003]由于现有的环境监控模块没有配置远传功能,仅有传感数据采集和本地显示作用,因此整体的结构较小,没有大功率部件,因此,现有的环境传感设备安装在一个盒子内,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本地显示;若要实现远传,则需要采用大功率的处理器件执行远传通信,但是由于仪控柜内环境温度高,加之的环境传感设备本身要发热,因此,环境传感设备的运行工况较为恶劣,同时由于需要设置信号传输引线,而信号传输引线本身从环境传感设备的盒子中引出,即使对盒子进行散热设计,也会由于传输引线的遮挡导致散热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对环境传感设备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线头部(1)、板卡容纳盒(2),所述T形线头部(1)的大头端向内凹陷形成卡板固定槽,其卡板固定槽内壁设置有卡头,板卡容纳盒(2)面向T形线头部(1)的大头端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卡板容纳槽,卡板容纳槽的槽口设置有卡条,卡头和卡条配合形成卡接关系;还包括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4),所述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与卡板固定槽固定连接,T形线头部(1)上设置有各类接线端子,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上的端口通过导线与各类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卡板容纳槽内还设置有卡板道槽(24),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插入到卡板道槽(24)内;所述板卡容纳盒(2)采用金属的镂空壳体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镂空壳体的左右侧面开有沿高度方向的条槽、条槽之间形成外壳散热肋条(21),镂空壳体的上下两侧面开若干个散热孔(23),板卡容纳盒(2)的左右、上下内壁设置有双层错开栅格(22),卡板道槽(24)设置在双层错开栅格(22)的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T形线头部(1)包括一级台阶体和二级台阶体,一级台阶体的高度小于二级台阶体的高度,且一级台阶体的高度中点和二级台阶体的高度中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一级台阶体和二级台阶体一体化形成T形结构,一级台阶体和二级台阶体的上下两侧面均设有接线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仪控内环境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一级台阶体的上侧面设有RS485

B端子(12),RS485

B端子通过导线与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上的RS485

B端口连接;一级台阶体的下侧面设有RS232

B端子(13),RS232

B端子通过导线与环境传感功能电子板卡上的RS23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严德阳梁建高伟何钦刘佳黄博良高玉莹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