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57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包括上肢承托件、气囊和连接带,连接带将上肢承托件和气囊连接在一起,上肢承托件包括前臂承托袋和固定套,前臂承托袋内有避免手掌出现屈曲的手套、第二收紧带和固定肘关节的第一收紧带,第二收紧带与肩关节提拉带配合提拉,加强肩关节的外固定,在连接带位于患者肩胛骨脊柱缘的位置设有气囊。本装置对患者的患侧上肢具有承托作用,纠正肩关节脱位,同时通过手套、固定套和第一收紧带将患侧手固定于中立位,患侧前臂固定于水平方向,避免手部和腕部屈曲,防止腕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等挛缩畸形,气囊充气后辅助前锯肌及斜方肌收缩,使肩胛骨贴胸,固定肩胛骨,避免出现翼状肩。避免出现翼状肩。避免出现翼状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肩关节由于解剖特殊性完全依赖肩周各肌群稳定肩关节,在偏瘫患者患侧肩部力量下降的时候,不能将肩关节维持在位。目前市面上的肩托不能完全顺应肩周各肌群走向,肩托固定力较小,无上肢套袋的肩托在患者完全负重后不能有效提拉患侧上肢造成肩部脱位不能有效纠正,部分配有上肢套袋的肩托因不能固定上肢于水平位,造成佩戴效果不理想,且极易出现手部、腕部屈曲挛缩,加重上肢异常屈肌张力及旋前肌张力的形成,阻碍后期康复治疗,并且长时间使用肩带容易造成翼状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包括上肢承托件、气囊和连接带,连接带将上肢承托件和气囊连接在一起,上肢承托件包括“U”形的前臂承托袋和“U”形的用于固定前臂的固定套,固定套开口朝上与前臂承托袋内壁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套用于固定患者前臂,在前臂承托袋外侧边的内壁上,且位于固定套长度方向一端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固定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承托件(100)、气囊(300)和连接带(400),连接带(400)将上肢承托件(100)和气囊(300)连接在一起;上肢承托件(100)包括“U”形的前臂承托袋(110)和“U”形的用于固定前臂的固定套(120),固定套(120)开口朝上与前臂承托袋(110)内壁可拆卸式连接,在前臂承托袋(110)外侧边的内壁上,且位于固定套(120)长度方向一端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固定手掌防止手掌屈曲的手套(111);连接带(400)包括腰带(410)、胸带(430)和两个肩带(420),腰带(410)分为长、短两段,分别从前臂承托袋(110)内侧边的两端伸出,位于患侧手臂的一段腰带(410)为长段,且绕过患者腰部与另一短段腰带(410)在健侧可拆卸连接,肩带(420)一端与腰带(410)可拆卸式连接在患者背部,另一端向上绕过患者的双肩并垂于患者胸前,两个肩带(420)均与上肢承托件(100)可拆卸式连接;胸带(430)绕过患者背部,在背部与两个肩带(420)可拆卸式连接,连接点位于患者背部的肩胛骨脊柱缘处,胸带(430)的两端分别从患者的左右两端的腋下穿出,并在患者胸前与两个肩带(420)可拆卸式连接,胸带(430)的两端在胸前连接;气囊(300)位于患侧背部胸带(430)与肩带(420)的连接处,用于固定患侧肩胛骨避免出现翼状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腰带(410)长段的自由端设有用于连接腰带(410)短段并收紧腰带(410)的目字调节扣(411);在腰带(410)长段位于患者背部与肩胛骨脊柱缘平齐的两侧对称设有口字扣,两个肩带(420)的一端均设有勾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两个肩带(420)分别穿过腰带(410)上的两个口字扣,肩带(420)的勾面魔术贴与毛面魔术贴粘合,将腰带(410)与肩带(420)连接,两肩带(420)的另一端均设有毛面魔术贴;胸带(430)位于患侧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胸带(430)另一端,并收紧胸带(430)的目字调节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