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48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包括外壳体和支撑杆,所述外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侧板,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外壳体的内部侧壁上,且外壳体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侧板的侧壁上固定有紧固件,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风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方网窗和第一方网窗均通过螺孔和螺帽分别安装在外壳体和侧板上。该降噪型空气制冷器,通过第一导风板的设置,两个相对倾斜的第一导风板使得风在外壳体中左进右出的轨迹呈“S”形,此种流动轨迹的结构能够均匀的分布风的进出量,从而降低风量回流,减少噪声,使得该装置的实用性更好。使得该装置的实用性更好。使得该装置的实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制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制冷器能够通过空气的流动对物体进行散热降温,其中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一般在其上都会安装有空气制冷器,但是现在很多的安装在电机上的空气制冷器不具有均匀的布风的功能,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出现较大的噪声,并且也会出现一定的风量回流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对电机的降温效率。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在原有的空气制冷器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解决了现在很多的安装在电机上的空气制冷器不具有均匀的布风的功能,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出现较大的噪声,并且也会出现一定的风量回流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对电机的降温效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包括外壳体和支撑杆,所述外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侧板,且侧板的上方贯穿焊接有连接片,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外壳体的内部侧壁上,且外壳体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且外壳体的底部开始有通口,所述侧板的侧壁上固定有紧固件,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风板,且其表面上安装有第一方网窗,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导风板,且其表面安装有第二方网窗,所述第二方网窗和第一方网窗均通过螺孔和螺帽分别安装在外壳体和侧板上。
[0005]本技术中的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的两侧与侧板焊接为一体,且外壳体的上方呈等腰梯形结构。
[0006]本技术中的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口设置在外壳体的下方,且其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0007]本技术中的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风板固定在侧板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侧上,且两个侧板的上安装的第一导风板呈相对的倾斜状设置。
[0008]本技术中的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风板在外壳体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导风板呈相对的倾斜状设置。
[0009]本技术中的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方网窗和第一方网窗均安装有无纺布过滤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该降噪型空气制冷器,通过第一导风板的设置,两个相对倾斜的第一导风板使得风在外壳体中左进右出的轨迹呈“S”形,此种流动轨迹的结构能够均匀的分布风的进出量,从而降低风量回流,减少噪声,使得该装置的实用性更好,而第二导风板同样也为倾斜状,从而能够集中风的流动区域,避免风的流动过于分散影响到制冷效果。
[0012](2)、该降噪型空气制冷器,通过加装在方网窗上的无纺布过滤层的设置,增加了流动的空气的洁净度,并且无纺布过滤层能够有效保证过滤精度小于5mm,电机防护等级达1p55要求,使得该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壳体,2、侧板,3、连接片,4、支撑杆,5、固定块,6、第一底板,7、第二底板,8、通口,9、紧固件,10、第一导风板,11、第二导风板,12、第二方网窗,13、第一方网窗,14、螺孔,15、螺帽,16、无纺布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包括外壳体1、侧板2、连接片3、支撑杆4、固定块5、第一底板6、第二底板7、通口8、紧固件9、第一导风板10、第二导风板11、第二方网窗12、第一方网窗13、螺孔14、螺帽15和无纺布过滤层16,外壳体1的左右侧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侧板2,且侧板2的上方贯穿焊接有连接片3,支撑杆4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部侧壁上,且外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5,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底板6和第二底板7,且外壳体1的底部开始有通口8,侧板2的侧壁上固定有紧固件9,侧板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风板10,且其表面上安装有第一方网窗13,外壳体1的内部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导风板11,且其表面安装有第二方网窗12,第二方网窗12和第一方网窗13均通过螺孔14和螺帽15分别安装在外壳体1和侧板2上;
[0021]外壳体1的两侧与侧板2焊接为一体,且外壳体1的上方呈等腰梯形结构,等腰梯形的结构使得风的流动不会出现死角;
[0022]通口8设置在外壳体1的下方,且其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第一底板6和第二底板7,当该装置安装在电机上使用时,通口8的位置与电机的位置相对应,而底板则能够搭在电机上,保证外壳体1的稳定性;
[0023]第一导风板10固定在侧板2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一侧上,且两个侧板2的上安装的第一导风板10呈相对的倾斜状设置,此种结构使得风从左侧的第一方网窗13进入,经过左侧的第一导风板10的引导竖直向下,进入电机,再从右侧向上,经过右侧第一导风板10的引导再穿过另一个第一方网窗13横向排出,使得风的横向流动轨迹呈“S”形状;
[0024]第二导风板11在外壳体1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导风板11呈相对的倾斜状设置,此种结构能够进一步的规范风的流动范围,让风的流动更为集中;
[0025]第二方网窗12和第一方网窗13均安装有无纺布过滤层16,有效保证过滤精度小于5mm,从而满足电机防护等级达1p55要求。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在电机上方合适的位置,使得电机相应的位置与通口8的位置相对应,当电机内部的风扇运行时,空气开始流动,流动的空气首先穿过左侧的第一方网窗13和无纺布过滤层16进入至外壳体1中,经过左侧的第一导风板10的引导竖直向下,穿过通口8进入电机,再从右侧向上,经过右侧第一导风板10的引导再穿过另一个第一方网窗13横向排出,使得风的横向流动轨迹呈“S”形状,并且当风处于外壳体1中时,由于倾斜相对的第二导风板11的设置,风被集中在导风板的区域处,从而更好更集中的进行制冷降温,这就是该降噪型空气制冷器的工作原理,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7]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包括外壳体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侧板,且侧板的上方贯穿焊接有连接片,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外壳体的内部侧壁上,且外壳体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且外壳体的底部开始有通口,所述侧板的侧壁上固定有紧固件,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风板,且其表面上安装有第一方网窗,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导风板,且其表面安装有第二方网窗,所述第二方网窗和第一方网窗均通过螺孔和螺帽分别安装在外壳体和侧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空气制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两侧与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世信林建忠姚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恒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