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分拣框,包括框体和货托,所述货托用于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受所述框体的底壁支承,以形成所述框体的货物底托;所述框体的底壁设有顶托孔,所述货托能够在所述框体内被支顶升至与所述框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顶面平齐的位置,且所述货托与该侧壁的间隙能够阻挡货物经该间隙掉落。它能够兼顾货物分拣效率及卸货效率。一种卸货装置,包括工作台、货物分拣框检测模块、货托升降机构和货物转移机构;所述工作台具有货物分拣框导引通道和货物临时存放台。它有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货物分拣框的卸货效率,降低包装货物时翻倒货物的难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货物包装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货物包装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货物包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物分拣框、卸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货物临储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货物分拣框。
[0002]本技术还涉及货物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与前述货物分拣框配合的卸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3]货物包装时,搬运货物应轻拿轻放,禁止抛、扔、丢行为;装卸货物禁止倒放、横放、斜放,码放货物应尽可能的遵守“下大上小”、“下重上轻”原则,这样能够降低货物转运过程中的货损风险。在物流分拣中心,一般也按照前述原则进行货物的分拣装箱作业,也就是说,大货物及重货物均位于货物分拣框的底部,小货物及轻货物位于货物分拣框的上部。但在货物包装时,需要分开货物分拣箱上部的小货物和轻货物取出大货物及重货物置于包装箱的底部,然后再将货物分拣箱内的小货物及轻货物摆放于包装箱的上部。如此,极不利于提高货物的包装效率,并拉低了出库效率。
[0004]为解决前述问题,物流分拣中心多采用广口浅框作为货物分拣框,但受制于手臂的活动范围,在增大货物分拣框的水平截面后,又不利于从货物分拣框中取出货物,致使包装人员极易疲劳,这也不利于改善包装岗位工人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物分拣框,以解决现有的货物分拣框不能兼顾货物分拣效率及卸货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卸货装置,以解决配合本技术的货物分拣框,提高其卸货效率。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货物分拣框,包括框体和货托,所述货托用于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受所述框体的底壁支承,以形成所述框体的货物底托;所述框体的底壁设有顶托孔,所述货托能够在所述框体内被支顶升至与所述框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顶面平齐的位置,且所述货托与该侧壁的间隙能够阻挡货物经该间隙掉落。
[0009]优选的,所述货托的底面的对应于所述顶托孔的位置设有加厚台,所述加厚台有至少四个,所述货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连接货托和加厚台的加强肋,当所述货托受所述框体的底壁支撑时,所述加厚台的底壁嵌入设置于所述顶托孔内,且所述加厚台与所述顶托孔间隙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底壁的上表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加强肋的嵌槽。
[0011]一种卸货装置,用于卸出前述的货物分拣框内的货物,包括工作台、货物分拣框检测模块、货托升降机构和货物转移机构;所述工作台具有货物分拣框导引通道和货物临时存放台,所述货物分拣框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匹配位置,以检测到达卸货工位的货物分拣框;所述货托升降机构包括能够升降的支顶件,所述支顶件具有多个能够同时穿
过所述货物分拣框的顶托孔并水平顶升所述货托至平齐于所述框体的侧壁顶面的支顶部;所述货物转移机构用于推动平齐于所述框体的侧壁顶面的所述货托上的全部货物至所述货物临时存放台的推货件。
[0012]优选的,所述推货件是“匚”形折弯板件,所述推货件设置于所述框体正上方时,所述推货件能够阻挡货物掉落在所述货物分拣导引通道内。
[0013]优选的,所述货托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线性位移模组,所述第一线性位移模组的输出部的运动路线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线性位移模组的输出部与所述支顶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线性位移模组的输出部形成所述支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货物转移机构还包括第二线性位移模组,所述第二线性位移模组的输出部的运动路线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推货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线性位移模组的输出部上。
[0015]优选的,所述货物转移机构还包括摆动模组,所述推货件安装在所述摆动模组的输出部上。
[0016]现有技术中,伸缩机构、X形升降机构、丝杠机构、直行程液压缸、直行程气缸、凸轮副均属于线性位移模组。
[0017]现有技术中,角位移气缸、曲柄摇杆均属于摆动模组。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 本技术的货物分拣框中,框体和货托组成带上开口的框体,便于装入货物;当需要卸除其内货物时,经顶托孔顶升货托至框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顶面平齐的位置,此位置既便于从侧方推动货托上的货物转移至他处,又能避免货物与货托摩擦带动货托侧向滑出框体的上开口,从而使本技术的货物分拣框能够兼顾货物分拣效率及卸货效率。
[0020]2. 加厚台及加强肋有助于提高货托的强度,加厚台有助于提高货托与框体的顶托孔的对位效率。
[0021]3. 用于容纳加强肋的嵌槽与加强肋配合后,可以避免加强肋降低货托与框体底面的接触面积造成压强过大。
[0022]4. 本技术的卸货装置有助于提高本技术的货物分拣框的卸货效率,降低包装货物时翻倒货物的难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货物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本技术的货物分拣框的俯视图。
[0024]图2为图1的A
‑
A剖视图,图中示意性的使用支撑物顶起了货托。
[0025]图3为一种本技术的货物分拣框的框体的俯视图。
[0026]图4为一种本技术的货物分拣框的货托的仰视图。
[0027]图5为一种本技术的卸货装置的主视图。
[0028]图6为一种本技术的卸货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
‑
框体,11
‑
框体的底壁,111
‑
顶托孔,112
‑
嵌槽,2
‑
货托,21
‑
加厚台,22
‑
加强肋,3
‑
工作台,31
‑
货物分拣框导引通道,32
‑
货物临时存放台,41
‑
光电开关,42
‑
反射镜,5
‑
货托升降机构,51
‑
第一线性位移模组,52
‑
支顶件,6
‑
货物转移机构,61
‑
第二线
性位移模组,62
‑
推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形式说明本技术,以辅助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技术。除另有说明外,不应脱离本
的技术知识背景理解以下的实施例及其中的技术术语。
[0031]实施例1:一种货物分拣框,参见图1
‑
4,包括框体1和货托2。
[0032]其中,货托2用于设置在框体1内并受框体1的底壁11支承,以形成框体1的货物底托;框体1的底壁可以是镂空壁,也可以实体壁体,这样才能支承货托2。
[0033]其中,框体1的底壁11设有顶托孔111,货托2能够在框体1内被支顶升至与框体1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顶面平齐的位置,且货托2与该侧壁的间隙能够阻挡货物经该间隙掉落。此处的平齐并非是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是指货物底托上的货物能够经该侧壁推离货物分拣框上开口的高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货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分拣框,包括框体和货托,所述货托用于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受所述框体的底壁支承,以形成所述框体的货物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底壁设有顶托孔,所述货托能够在所述框体内被支顶升至与所述框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顶面平齐的位置,且所述货托与该侧壁的间隙能够阻挡货物经该间隙掉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分拣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托的底面的对应于所述顶托孔的位置设有加厚台,所述加厚台有至少四个,所述货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连接货托和加厚台的加强肋,当所述货托受所述框体的底壁支撑时,所述加厚台的底壁嵌入设置于所述顶托孔内,且所述加厚台与所述顶托孔间隙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分拣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底壁的上表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加强肋的嵌槽。4.一种卸货装置,用于卸出如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分拣框内的货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货物分拣框检测模块、货托升降机构和货物转移机构;所述工作台具有货物分拣框导引通道和货物临时存放台,所述货物分拣框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匹配位置,以检测到达卸货工位的货物分拣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戴非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