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沙平面闸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01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沙平面闸门结构,包括平面闸门本体,平面闸门本体的下部为双面板箱式门叶结构,双面板箱式门叶的高度大于泥沙淤埋高度;双面板箱式门叶的底缘封板为向下游侧上方倾斜的斜面,在双面板箱式门叶内的横梁腹板上开设漏水口;在底缘封板的板面上沿平面闸门本体横向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圆弧管槽,双面板箱式门叶内设置有立管,立管贯穿双面板箱式门叶内的横梁腹板,立管的下管口与圆弧管槽相通,立管的上管口延伸出平面闸门本体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解决了挡沙平面闸门由于泥沙淤积使闸门下部产生负压影响闸门启闭的问题,大大减小了单侧闸门面板的粘滞力。大大减小了单侧闸门面板的粘滞力。大大减小了单侧闸门面板的粘滞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沙平面闸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挡沙平面闸门,尤其是涉及挡沙平面闸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多泥沙河流的特点,为防止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排沙洞内淤积,需要在排沙洞进口段设置挡沙平面闸门。但是,泥沙对闸门启闭力的影响大小,水利行业规范均没有规定,往往根据试验确定。而试验闸门采用钢板模拟,且设计工况均为单面有泥沙,因此,试验给出的泥沙对闸门面板及门槽的综合粘滞力指标,在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很难启闭挡沙平面闸门,往往需要经过几个小时不停的启闭,才能开启或关闭挡沙平面闸门,其原因多年来少有探究。
[0003]近年,为延长拦沙库容的使用年限,多泥沙河流的水库多采用有效的低水位排沙方式,即,把库区的泥沙拉至闸前,出口控制闸门排沙过程中,排沙洞内的泥沙含量非常高,以至于只要关闭出口控制闸门,排沙洞内很快落淤几十公分泥沙,导致挡沙平面闸门关闭不严,且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开启该挡沙平面闸门时又无法开启,经检查发现挡沙平面闸门的整个底缘被淤埋在泥沙当中(即挡沙平面闸门底缘上、下游侧均被淤埋在泥沙当中),而非单面存在泥沙,并且汛期经常出现此种情况,往往需要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提升挡沙平面闸门,给工程安全带来了隐患。
[0004]另外,平面闸门动水闭门或动水启门过程中,门叶底缘下游侧,水利行业规范要求设置大于或等于30
°
倾角,不能满足时,要求采取补气措施。但门叶底缘处受出口水流影响,很难找到补气措施,有的采用在平面闸门底主梁腹板处开孔,通过底梁上部空腔补气,但闸门顶部过流经常封住进气通道,因此底缘处由于负压而产生脉动使闸门启闭困难,甚至导致出现闸门动水无法关闭或钢丝绳被拉断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沙平面闸门结构,达到消除挡沙平面闸门下部产生的负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所述的挡沙平面闸门结构,包括平面闸门本体,所述平面闸门本体的下部为双面板箱式门叶结构,所述双面板箱式门叶的高度大于泥沙淤埋高度;双面板箱式门叶的底缘封板为向下游侧上方倾斜的斜面,在双面板箱式门叶内的横梁腹板上开设漏水口;在所述底缘封板的板面上沿所述平面闸门本体横向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圆弧管槽,双面板箱式门叶内设置有多个立管,每个所述立管贯穿双面板箱式门叶内的所述横梁腹板,每个立管的下管口与所述圆弧管槽相通,每个立管的上管口延伸出平面闸门本体上方。
[0008]所述圆弧管槽的直径≥所述立管的直径;设置在所述双面板箱式门叶内的所述立管为多个,相邻立管的水平距离在80

110cm之间选择,立管顶部高出平面闸门本体顶部≥
30cm,立管的直径≥20cm。
[0009]所述底缘封板向下游侧上方倾斜的角度≥30
°

[0010]本技术优点在于找出了单侧闸门面板启/闭困难的原因所在,即,堆积在挡沙平面闸门下部上、下游侧的泥沙具有透水性弱的特性,导致在挡沙平面闸门下部产生负压,是造成挡沙平面闸门启/闭困难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测试,静水启门过程中,由于闸门下部存在负压而产生的下吸力,例如,对于一个宽度5.4m、厚度1.5m的闸门,可产生最大一个大气压810kN的下吸力,对启门力的影响很大。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挡沙平面闸门由于泥沙淤积使闸门下部产生负压影响闸门启闭的问题,大大减小了单侧闸门面板的粘滞力,还解决了当事故闸门及工作闸门下游倾角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的有效补气措施问题。同时,本挡沙平面闸门结构对原闸门结构没有影响,加工制作及改造简单,闸门运行平稳,提高了挡沙平面闸门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挡沙平面闸门的启/闭力,节省闸门启/闭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所述双面板箱式门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A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4]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挡沙平面闸门结构,包括平面闸门本体,平面闸门本体的下部设置成双面板箱式门叶1,双面板箱式门叶1的高度大于双面板箱式门叶1上、下游侧泥沙淤埋高度,以降低双面板箱式门叶1四周的泥沙粘滞力;双面板箱式门叶1的底缘封板2为向下游侧上方倾斜≥30
°
的斜面,在双面板箱式门叶1内的横梁腹板3上开设漏水口4,以防止浮力及封闭腔内水体自重产生对启闭力的影响。
[0015]为消除双面板箱式门叶1下部由于负压产生的下吸力,在底缘封板2的板面上沿平面闸门横向设置开口朝下的圆弧管槽5;然后在双面板箱式门叶1内设置立管6。
[0016]现以启闭机按常规2.5m/min速度启闭挡沙平面闸门为例进行描述:
[0017]挡沙平面闸门宽度5.4m(刨除边梁后4.2m)、双面板箱式门叶1的厚度为1.5m,选择四个直径为20cm的立管6(补气或补水),圆弧管槽5的直径为30cm。
[0018]将四个立管6贯穿双面板箱式门叶1内的横梁腹板3间隔布置,四个立管6的下管口与圆弧管槽5相通,四个立管6的上管口延伸出平面闸门本体上方30cm。
[0019]四个立管6起到当立管6上管口高于水面时给挡沙平面闸门下部补气、当立管6上管口低于水面时给挡沙平面闸门下部补水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沙平面闸门结构,包括平面闸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闸门本体的下部为双面板箱式门叶结构,所述双面板箱式门叶的高度大于泥沙淤埋高度;双面板箱式门叶的底缘封板为向下游侧上方倾斜的斜面,在双面板箱式门叶内的横梁腹板上开设漏水口;在所述底缘封板的板面上沿所述平面闸门本体横向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圆弧管槽,双面板箱式门叶内设置有多个立管,每个所述立管贯穿双面板箱式门叶内的所述横梁腹板,每个立管的下管口与所述圆弧管槽相通,每个立管的上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来红杨顺群诸葛梅君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