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板及格栅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95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格栅板及格栅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格栅板包括:板体,具有多个镂空状的单元格,多个所述单元格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分别形成相对的第一格栅面和第二格栅面,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均呈抛物面状,且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的开口方向相同;其中,当所述格栅板安装至灯具中时,所述第一格栅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格栅面远离灯源设置,且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的开口均面向灯源。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格栅板中,抛物面状的第一格栅面和第二格栅面能够增加出射光线的照射范围,使得在抑制光束角来减少眩光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增加光学效率。学效率。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格栅板及格栅灯具


[0001]本技术属于照明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格栅板及格栅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照明场景中,例如,办公、教学、家居等场景中,对于眩光的要求越来越高,眩光较多会刺激眼睛,舒适感较差。为了满足低眩光的要求,通常在灯具出光面的最外层设置一层格栅板,来抑制大角度的光线。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的平面格栅板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光束角大于60
°
的光线,但平面格栅板的光学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栅板及格栅灯具,旨在解决平面格栅板的光学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格栅板,包括:板体,具有多个镂空状的单元格,多个所述单元格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分别形成相对的第一格栅面和第二格栅面,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均呈抛物面状,且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的开口方向相同;其中,当所述格栅板安装至灯具中时,所述第一格栅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格栅面远离灯源设置,且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的开口均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格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具有多个镂空状的单元格,多个所述单元格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分别形成相对的第一格栅面和第二格栅面,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均呈抛物面状,且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的开口方向相同;其中,当所述格栅板安装至灯具中时,所述第一格栅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格栅面远离灯源设置,且所述第一格栅面和所述第二格栅面的开口均面向灯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格栅面的中心为第一原点,经过所述第一原点的厚度方向为z方向,经过所述第一原点、垂直于z方向、且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所述第一格栅面的中心至边缘的连线与x方向和y方向所限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所述第一格栅面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所形成的坐标系中的方程式为:x2+y2=2*p*z,其中,p=(k*cosθ)/2*sinθ,θ的取值范围为0
°
<θ≤30
°
,k的取值范围为60≤k≤360;和/或,定义所述第二格栅面的中心为第二原点,经过所述第二原点的厚度方向为z1方向,经过所述第二原点、垂直于z1方向、且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为x1方向和y1方向,所述第二格栅面的中心至边缘的连线与x1方向和y1方向所限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所述第二格栅面在x1方向、y1方向和z1方向所形成的坐标系中的方程式为:x12+y12=2*p1*z1,其中,p1=(k1*cosθ1)/2*sinθ1,θ1的取值范围为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欣怡方翔陈云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