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94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及电池,包括极柱连接板和极耳连接板;极柱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弯段与极耳连接板可弯折连接;极耳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极耳连接段,相邻的极耳连接段之间通过第二折弯段可弯折连接。极柱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弯段与极耳连接板之间可弯折一定角度,通过第二折弯段,相邻的极耳连接段之间也可以弯折一定角度,根据电池内部空间情况,可灵活的调整弯折角度,通过设置折弯段可以避免使用较长的软连接片并且有效减少极耳的使用长度,进而提高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及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电脑、手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设施上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动力电池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极耳与软连接连片焊接后,软连接片再与盖板上的连接片进行焊接,由于软连接片和极耳均在壳体内部,软连接片与盖板焊接时对软连接片和极耳的长度有一定的要求,电池内部也需要一定的空间去存放软连接片和极耳,从而造成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4]因此,期待开发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软连接片和使用的极耳较长而导致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采用软连接片和使用的极耳较长而导致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连接板和极耳连接板;所述极柱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弯段与所述极耳连接板可弯折连接;所述极耳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极耳连接段,相邻的所述极耳连接段之间通过第二折弯段可弯折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极耳连接板之间形成的弯折角度范围为0
°-
18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极耳连接段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折弯段形成的弯折角度范围为0
°-
18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弯段与一个所述极耳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志奚明明杨道均王兴勤王瑞军
申请(专利权)人: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