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周围神经(坐骨神经、腓肠神经等)进行组织病理结构观察前,首先需要对周围神经(坐骨神经、腓肠神经等)染色,染色的周围神经(坐骨神经、腓肠神经等)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0003]在染色过程中,通常将多块载玻片放置在染色装置上;放好后,通过染色装置将所有的载玻片一起浸入装有适当稀释的荧光标记抗体。然而,传统的染色装置因本身结构缺陷限制,导致需要耗费大量的抗体。同时,在染色过程中,染色装置的夹位无法根据实际载玻片的数量适应变动,导致没有放置载玻片的夹位也一起浸入抗体中,同样也导致抗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使得装置的夹位随载玻片的数量调节变动,减少抗体的浪费;同时,也方便装置的组装,有利于提高周围神经的染色效率。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包括: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并列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多个第一底片与多个挡位件,所述第一底片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上,所述挡位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且所述挡位件抵触在所述第一底片上,所述第一底片与所述挡位件交替循环设置,所述挡位件上分别设有第一挡位部与第二挡位部,所述第一挡位部、所述第二挡位部及所述第一底片围成用于抵触载玻片一端的挡位空间;两个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并列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及多个第二底片与多个夹持件,所述第二底片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上,所述夹持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所述夹持件抵触在所述第二底片上,所述第二底片与所述夹持件交替循环设置,所述夹持件上分别设有夹槽,所述夹槽与所述挡位空间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槽的相对两槽壁上均设有缓冲块,两个所述缓冲块之间用于插入载玻片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纹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底部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周围神经染色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槽为倾斜设置,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斌斌,林青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