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93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使作业设备工作时的作业人员的负担的技术。为了支承移动式的作业设备而由作业人员穿戴的背带具备:穿戴用具,其穿戴于作业人员的躯干部;悬挂带,其具有与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相连接的第1端和与穿戴用具的第2部分相连接的第2端;以及安装件,其安装于悬挂带的中间位置并且构成为使作业设备能够进行装卸。在将穿戴用具穿戴于作业人员时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位于作业人员的前表面。人员的前表面。人员的前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


[0001]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为了支承移动式的作业设备而由作业人员穿戴的背带。该背带具备:穿戴用具,其穿戴于作业人员的躯干部;以及安装件,其安装于穿戴用具并且构成为使作业设备能够进行装卸。在将穿戴用具穿戴于作业人员时安装件位于作业人员的侧方。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526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作业人员通过将作业设备安装于安装件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作业设备。通常,作业人员在作业人员的侧方保持作业设备。然而,当使作业设备工作时,会与作业设备的工作相应地产生向后的力(使作业设备工作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在该情况下,作业人员需要在作业人员的侧方以较大的力来保持作业设备。持续以较大的力来保持作业设备对作业人员来说会成为负担。因此,期望能够减轻使作业设备工作时的作业人员的负担。
[0008]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能够减轻使作业设备工作时的作业人员的负担的技术。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为了支承移动式的作业设备而由作业人员穿戴的背带。背带具备:穿戴用具,其穿戴于作业人员的躯干部;悬挂带,其具有与所述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相连接的第1端和与所述穿戴用具的第2部分相连接的第2端;以及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悬挂带的中间位置并且构成为使所述作业设备能够进行装卸,在将所述穿戴用具穿戴于所述作业人员时,所述穿戴用具的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位于所述作业人员的前表面。
[0011]也可以是,安装件以能够在悬挂带的第1端与第2端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悬挂带。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作业人员能够在作业设备安装于安装件的状态下容易地变更保持作业设备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
[0012]也可以是,在将穿戴用具穿戴于作业人员时,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与第2部分之间的距离比悬挂带的从第1端到第2端的长度短。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在悬挂带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相连接的状态下悬挂带会弯曲。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在作业设备安装于安装件的状态下容易地变更保持作业设备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
[0013]也可以是,在将穿戴用具穿戴于作业人员时,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与第2部分在左右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相同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悬挂带的与作业人员的前表面接触的区域较大。因此,在产生向
后的力时作用于作业人员的身体的前表面的力会被分散。因此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负担。
[0014]也可以是,在将穿戴用具穿戴于作业人员时,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位于作业人员的右半身和左半身中的一者,穿戴用具的第2部分位于作业人员的右半身和左半身中的另一者。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位于作业人员的相同半身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悬挂带的与作业人员的前表面接触的区域较大。因此,在产生向后的力时作用于作业人员的身体的前表面的力会被分散。因此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负担。
[0015]也可以是,在将穿戴用具穿戴于作业人员时,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与第2部分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悬挂带的与作业人员的前表面接触的区域较大。因此,在产生因使作业设备工作而产生的向后的力时,作用于作业人员的身体的前表面的力会被分散。因此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负担。
[0016]也可以是,悬挂带构成为能够对从第1端到第2端的长度进行调整。穿戴穿戴用具的作业人员的体型是各种各样的。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能够将悬挂带的长度调整为适合于作业人员的体型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背带的穿戴感。
[0017]也可以是,在悬挂带的第1端和第2端中的至少一者设有能够相对于穿戴用具装卸的连接件。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拆卸悬挂带。
[0018]也可以是,穿戴用具具有配置于悬挂带的连接件与作业人员之间的垫。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即使悬挂带与穿戴用具相连接,连接件也不会接触作业人员的身体。因此能够提高背带的穿戴感。
[0019]也可以是,背带具备具有第1部分的第1带和具有第2部分的第2带。
[0020]也可以是,第1带是挂在作业人员的右肩或左肩的肩带,第2带是穿戴于作业人员的腰的腰带。
[0021]也可以是,第2带由配置于作业人员的右半身的右腰带和配置于作业人员的左半身的左腰带形成,右腰带和左腰带构成为能够彼此装卸。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作业人员能够在穿戴着背带的状态下通过解除右腰带与左腰带的连结从而容易地拆卸背带。
[0022]作业设备也可以是鼓风机。在作业设备是鼓风机的情况下,当作业人员使鼓风机工作时风会从鼓风机的顶端吹出。一般来说,作业人员会保持鼓风机以使风向作业人员的前侧吹出。因此,在作业人员使鼓风机工作时会产生向后的力。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中间带与作业人员的前侧接触。因此能借助作业人员的身体来承受向后的力。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保持鼓风机,能够减轻作业人员使鼓风机工作时的作业人员的负担。
[0023]技术的效果
[0024]利用上述的结构,当与作业人员的工作相应地产生向后的力时,借助安装件将悬挂带向后拉拽。在该情况下,悬挂带的局部会接触于作业人员的身体的前表面。当悬挂带的局部接触于作业人员的身体的前表面时,由作业人员的身体的前表面来支承向后的力的一部分。因此,作用于保持作业设备的作业人员的臂部的向后的力较小。因此,作业人员能够用比较小的力将作业设备保持于作业人员的侧方。其结果为,能够减轻使作业设备工作时的作业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在第1实施例中作业人员穿戴着背带并且用右手把持着鼓风机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6]图2是第1实施例的背带的立体图。
[0027]图3是第1实施例的背带的立体图。
[0028]图4是第2实施例的背带的立体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背带;20、穿戴用具;30、背板;40、右肩带;42、右肩垫;42a、带连接部;50、左肩带;52、左肩垫;52a、带连接部;60、腰带;62、右腰带;64、左腰带;66、带扣;68、带连接部;70、悬挂带;72a、第1端;72b、第2端;74、长度调整部;76、连接件;78、带扣;80、作业设备安装部;82、支承带;84、安装件;100、鼓风机;210、背带;270、悬挂带;272a、第1端;272b、第2端;274、连接件;280、作业设备安装部;282、支承带;282a、第1端;282b、第2端;284、连接件;286、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第1实施例)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该背带是为了支承移动式的作业设备而由作业人员穿戴的背带,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具备:穿戴用具,其穿戴于所述作业人员的躯干部;悬挂带,其具有与所述穿戴用具的第1部分相连接的第1端和与所述穿戴用具的第2部分相连接的第2端;以及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悬挂带的中间位置并且构成为使所述作业设备能够进行装卸,在将所述穿戴用具穿戴于所述作业人员时,所述穿戴用具的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位于所述作业人员的前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以能够在所述悬挂带的第1端与第2端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悬挂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穿戴用具穿戴于所述作业人员时,所述穿戴用具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之间的距离比所述悬挂带的从所述第1端到所述第2端的长度短。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穿戴用具穿戴于所述作业人员时,所述穿戴用具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在左右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的作业设备用的背带,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穿戴用具穿戴于所述作业人员时,所述穿戴用具的所述第1部分位于所述作业人员的右半身和左半身中的一者,所述穿戴用具的所述第2部分位于所述作业人员的所述右半身和所述左半身中的另一者。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大介座间亮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