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83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间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结构包括车间腔体、由车间腔体内侧延伸于车间腔体外部的通风管道以及设于通风管道一侧的鼓风机,所述通风管道另一侧连接有能够过滤粉尘颗粒的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可拆卸连接于车间腔体外侧,所述净化装置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气管,所述净化装置通过输送气管与车间腔体内侧相连接形成循环通风,所述净化装置结构包括壳体、进风腔、集尘槽、出风腔,所述进风腔与通风管道相连通,所述集尘槽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下侧,所述进风腔与出风腔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若干个上下分布设置的过滤器,所述输送气管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与进风腔相连通。且与进风腔相连通。且与进风腔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


[0001]本技术属于车间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

技术介绍

[0002]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粒径小于7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粉尘污染大气,也容易导致食物变质变坏;因食品生产车间属于食品生产加工区域,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车间的卫生环境要求较高,通常会利用排风扇将车间内的含有粉尘或者有害气体颗粒物的空气排除室外,然而该方式结构单一,对车间内排尘效果不佳并不能有效对车间环境进行优化,且直接将含有粉尘排出车间外后,容易直接对外部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并不能进行收集,因而有必要提出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结构包括车间腔体、由车间腔体内侧延伸于车间腔体外部的通风管道以及设于通风管道一侧的鼓风机,所述通风管道另一侧连接有能够过滤粉尘颗粒的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可拆卸连接于车间腔体外侧,所述净化装置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气管,所述净化装置通过输送气管与车间腔体内侧相连接形成循环通风。
[0005]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结构包括壳体、进风腔、集尘槽、出风腔,所述进风腔与通风管道相连通,所述集尘槽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下侧,所述进风腔与出风腔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若干个上下分布设置的过滤器,所述输送气管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与进风腔相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槽和输送气管均通过螺栓与壳体锁固实现可拆卸,所述过滤器设于集尘槽上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气管内侧安装有第二风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槽槽底连接有正电荷金属板,所述集尘槽槽口连接有负电荷网板,所述负电荷网板设于过滤器和正电荷金属板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正电荷金属板和负电荷网板均通过绝缘子安装于集尘槽内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间腔体内气体通过鼓风机从通风管道排入净化装置内部,通过多个设置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粉尘直接落入集尘槽进行收集,其中由于集尘槽内侧设置有负电荷网板和正电荷金属板能够产生电场,含尘气体通过负电荷网板后,会因为电荷异性相吸的原理被吸附到正电荷金属板并收集于集尘槽内,其中空气电离后,由于连锁反应,在极间运动的离子数大大增加,电晕电流急剧增加,空气成了导体,高强电压捕获附带细菌颗粒,瞬间导电击穿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壁,达到杀灭细菌除尘的效果,且这样能有效减小过滤器过滤量,并提高过滤器使用寿命,过滤后
无尘气体可通过输送气管将过滤净化后的气体直接再次送入车间腔体形成循环,其大大优化的车间内的空气环境,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更具有积极有益的使用效果;
[0011]另外设置的集尘槽和输送气管均通过螺栓与壳体锁固实现可拆卸,拆装方便可定期清理,并且在输送气管内侧安装有第二风机能够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车间腔体1、通风管道2、鼓风机3、净化装置4、壳体41、进风腔42、集尘槽43、正电荷金属板431、负电荷网板432、出风腔44、过滤器45、输送气管5、第二风机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根据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结构包括车间腔体1、由车间腔体1内侧延伸于车间腔体1外部的通风管道2以及设于通风管道2一侧的鼓风机3,所述通风管道2另一侧连接有能够过滤粉尘颗粒的净化装置4,所述净化装置4可拆卸连接于车间腔体1外侧,所述净化装置4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气管5,所述净化装置4通过输送气管5与车间腔体1内侧相连接形成循环通风,所述净化装置4结构包括壳体41、进风腔42、集尘槽43、出风腔44,所述进风腔42与通风管道2相连通,所述集尘槽43可拆卸连接于壳体41下侧,所述进风腔42与出风腔44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若干个上下分布设置的过滤器45,所述输送气管5与壳体41可拆卸连接,且与进风腔42相连通,所述集尘槽43和输送气管5均通过螺栓与壳体41锁固实现可拆卸,所述过滤器45设于集尘槽43上方,所述输送气管5内侧安装有第二风机6,所述集尘槽43槽底连接有正电荷金属板431,所述集尘槽43槽口连接有负电荷网板432,所述负电荷网板432设于过滤器45和正电荷金属板431之间,所述正电荷金属板431和负电荷网板432均通过绝缘子安装于集尘槽43内侧。
[0017]其中说明书中所提到的过滤器45是抗菌型无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具有抗菌作用,阻止细菌进入洁净车间。
[0018]工作原理,车间腔体1内部气体通过鼓风机3从通风管道2排入净化装置4内部,通过多个设置的过滤器45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粉尘直接落入集尘槽43进行收集,其中由于集尘槽43内侧设置有负电荷网板432和正电荷金属板431能够产生电场,含尘气体通过负电荷网板432后,会因为电荷异性相吸的原理被吸附到正电荷金属板431并收集于集尘槽43内,其中空气电离后,由于连锁反应,在极间运动的离子数大大增加,电晕电流急剧增加,空气成了导体,高强电压捕获附带细菌颗粒,瞬间导电击穿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壁,达到杀灭细菌除尘的效果,且这样能有效减小过滤器45过滤量,并提高过滤器45使用寿命,过滤后无尘气体可通过输送气管5将过滤净化后的气体直接再次送入车间腔体1形成循环,其大大优化的车间内的空气环境,设置的集尘槽43和输送气管5均通过螺栓与壳体41锁固实现可拆卸,拆装方便可定期清理,并且在输送气管5内侧安装有第二风机6能够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结构包括车间腔体(1)、由车间腔体(1)内侧延伸于车间腔体(1)外部的通风管道(2)以及设于通风管道(2)一侧的鼓风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2)另一侧连接有能够过滤粉尘颗粒的净化装置(4),所述净化装置(4)可拆卸连接于车间腔体(1)外侧,所述净化装置(4)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气管(5),所述净化装置(4)通过输送气管(5)与车间腔体(1)内侧相连接形成循环通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的空气净化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4)结构包括壳体(41)、进风腔(42)、集尘槽(43)、出风腔(44),所述进风腔(42)与通风管道(2)相连通,所述集尘槽(43)可拆卸连接于壳体(41)下侧,所述进风腔(42)与出风腔(44)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若干个上下分布设置的过滤器(45),所述输送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培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佰益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