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78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该气动阀包括阀体、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阀体内,密封件设置有密封杆。相比于现有技术,首先,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中,气动阀通过密封圈与密封道挤压实现密封,具有优异的密封效果,且密封效果不受活塞压力影响;其次,密封件设置有圆柱型密封杆,能够能够插入密封道,使密封件承压能力增强,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够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最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


[0001]本技术属于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的管路附件,阀门的控制可采用多种传动方式,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涡轮、电磁动、电磁液动、电液动、气液动、正齿轮、伞齿轮驱动等。
[0003]其中,气动阀门就是借助压缩空气驱动的阀门,气动阀门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调节性能灵敏、体积小、可竖卧安装,适用于控制气体、蒸汽、液体等介质。在发电、化工、联油等行业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真空气动阀普遍采用密封片的形式实现密封,密封片在密封时承受介质压力较大,密封片使用寿命普遍不长;且密封效果受活塞压力影响较大。
[000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CN201721452614.9的一种气动阀门,该气动阀门,包括阀体、阀杆组合、压力系统、密封圈和磁性螺栓,所述压力系统设置在阀体的顶部,所述阀杆组合设置在压力系统的底部,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磁性螺栓通过排污口安装在阀体的底部,所述阀杆组合包括密封头和连接杆,所述密封头设置在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压力系统包括底座、气囊、盖板、垫圈、排气阀、单向阀和进气阀,所述气囊设置在底座内部,所述盖板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盖板上设有气道、气囊接头、进气接头和排气接头,所述单向阀通过进气接头安装在盖板上,所述排气阀通过排气接头安装在盖板上,所述进气阀设置在单向阀的一端,该气动阀门设计合理,实用性高,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该气动阀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且密封性能不受活塞压力影响;
[000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该气动阀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使用寿命较长;
[0007]本技术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该气动阀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该气动阀包括阀体、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道,所述密封件设置有用于伸入密封道形成密封结构的密封杆。将密封件设置在阀体内部可防止密封件受外界环境的腐蚀,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上半部、阀体下半部,阀体上半部和阀体下半部固定连接。阀体上半部和阀体下半部之间可拆卸,便于气动阀的检修与保养。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半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一体式连接在阀体上半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半部设置有第一通气道和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和第二通气道均与气缸连通。通过控制第一通气道和第二通气道向气缸内通气来调节气缸内的压力,利用压力推动密封件的移动来实现气动阀的开关。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半部设置有外盖,所述外盖与阀体上半部固定连接,外盖可用于保护和密封气缸。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道为圆孔型结构。密封件在气缸压力的推动下可沿密封道上下滑动来实现气动阀的打开与关闭。
[0015]进一步的,在本实例中,所述密封道上半部分设置在阀体上半部内,密封道下半部分设置在阀体下半部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还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和密封杆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设置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相适配,通过汽缸内的压力压迫活塞推动整个密封件的移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杆设置在密封道内,所述密封杆为圆柱型结构,密封杆与密封道相适配。将密封杆设置为圆柱型能够增大密封面积,密封性能不受活塞压力影响,阀体的密封性能更好。其次圆柱型结构的密封杆进入到密封道时需要的推动压力更小,在密封时承受管道内物料压力也更小,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的增加。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杆设置有密封圈和密封圈固定位,所述密封圈为圆环型结构,密封圈适配套接在密封圈固定位上。密封圈在密封件与密封道的挤压下实现阀体的密封功能。
[0020]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下半部还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与阀体下半部一体式连接,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由密封道连通。
[0021]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首先,在本技术当中,气动阀通过密封圈与密封道挤压实现密封,具有优异的密封效果,且密封效果不受活塞压力影响;其次,密封件设置有圆柱型密封杆,能够能够插入密封道,使密封件承压能力增强,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够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最后,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3D爆炸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阀体上半部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阀体下半部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密封件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30]参见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该气动阀包括阀体1、密封件2,密封件2设置在阀体1内,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密封道13,所述密封件2设置有用于伸入密封道13形成密封结构的密封杆22。将密封件2设置在阀体1内部可防止密封件受外界环境的腐蚀,提高密封件2的使用寿命。
[0031]在本实例中,所述阀体1包括阀体上半部11、阀体下半部12,阀体上半部11和阀体下半部12固定连接。阀体上半部11和阀体下半部12之间可拆卸,便于气动阀的检修与保养。
[0032]在本实例中,所述阀体上半部11设置有气缸111,所述气缸111一体式连接在阀体上半部11。
[0033]在本实例中,所述阀体上半部11设置有第一通气道112和第二通气道113,所述第一通气道112和第二通气道113均与气缸111连通。通过控制第一通气道112和第二通气道113向气缸111内通气来调节气缸111内的压力,利用压力推动密封件2的移动来实现气动阀的开关。
[0034]在本实例中,所述阀体上半部11设置有外盖114,所述外盖114与阀体上半部11固定连接,外盖114可用于保护和密封气缸111。
[0035]在本实例中,所述密封道13为圆孔型结构。密封件2在气缸压力的推动下可沿密封道13上下滑动来实现气动阀的打开与关闭。
[0036]在本实例中,所述密封道13上半部分设置在阀体上半部11内,密封道下半部分设置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该气动阀包括阀体、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阀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道,所述密封件设置有用于伸入密封道形成密封结构的密封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上半部、阀体下半部,阀体上半部和阀体下半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道为圆孔型结构;所述密封杆设置在密封道内,所述密封杆为圆柱型结构,密封杆与密封道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设置有密封圈和密封圈固定位,密封圈适配套接在密封圈固定位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气动阀,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环繁贺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福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