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743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包括主筒,主筒右侧壁的中心处安装有控制按钮,主筒内腔的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转鼓的长度,拉动拉板对定位弹簧进行拉伸,使得限位杆脱离限位槽的内腔,从而解除对第一副筒和第二副筒的限位,将第一副筒和第二副筒从主筒的内腔拉出,之后根据转鼓的直径,通过控制按钮控制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移动,便于调整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使得整个工装便于满足不同尺寸转鼓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辅助工装的实用性全。实用性全。实用性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辅助工装
,具体为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转鼓是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常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速非常快,因此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渐渐出现了一些辅助工装来辅助转鼓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工装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0003]传统上的辅助工装为固定式,不能对工装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辅助工装不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转鼓,降低了工装的实用性,此外传统的工装也没有相应的减震措施,在对转鼓加工时会产生震动,从而降低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包括主筒,所述主筒右侧壁的中心处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主筒内腔的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所述主筒内腔的顶部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包括主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11)右侧壁的中心处安装有控制按钮(8),所述主筒(11)内腔的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9),所述主筒(11)内腔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副筒(7),且第一副筒(7)的顶部伸出主筒(11),所述主筒(11)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副筒(10),且第二副筒(10)的底部伸出主筒(11),所述第一副筒(7)和第二副筒(10)远离蓄电池(9)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机构(1),所述第一副筒(7)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内腔套接有第一丝杆(2),且第一丝杆(2)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副筒(10)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5),所述第二支撑杆(15)的内腔均套接有第二丝杆(14),且第二丝杆(14)的一端均与驱动机构(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15)远离主筒(11)的一端均安装有缓冲机构(16),所述缓冲机构(16)远离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15)的一端均安装有挤压球(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腔(101)、伺服电机(102)、第一锥齿轮(103)和第二锥齿轮(104),所述驱动机构(1)的驱动腔(101)分别位于第一副筒(7)的顶部和第二副筒(10)的底部,所述驱动腔(101)的内腔固定有伺服电机(102),所述伺服电机(10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3),所述第一锥齿轮(103)的边缘处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04),且第二锥齿轮(10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丝杆(2)和第二丝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转鼓的加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11)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连接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伯春霍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庆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