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64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包括设置于桩孔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注浆管的底端设有锥形端,注浆管的下部沿注浆管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出浆孔,注浆管的上部设有振动电机注浆管的顶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连接有料斗,所述注浆管与输料管的连接处设有高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注浆管上设置振动电机以及弹簧,以便于注浆管伸入持力层进行超深度注浆,使得灌注桩更加密实,有效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结构简单,使用方式便捷,制造成本低廉。制造成本低廉。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灌注桩注浆
,涉及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单一工艺的钻孔灌注桩,由于成孔工艺的固有缺陷,容易导致桩底沉渣和桩周泥膜等隐患。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技术是成桩时在桩底或桩侧预置注浆管路和注浆装置,待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注浆管路,利用高压注浆泵压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对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进行固化,从而消除传统灌注桩施工工艺固有缺陷,达到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技术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在灌注桩超深度后注浆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灌注桩后注浆后达不到设计要求、四周注浆不均匀、注浆后的灌注桩承载力值没有明显的提高、灌注桩不密实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向灌注桩内埋设管道的装置。
[0005]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包括设置于桩孔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注浆管的底端设有锥形端,注浆管的下部沿注浆管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出浆孔,注浆管的上部设有振动电机注浆管的顶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连接有料斗,所述注浆管与输料管的连接处设有高压泵。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固定有套筒,所述注浆管安装于套筒内并可在竖直方向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的上部套设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注浆管的外壁、另一端固定于套筒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浆孔之间的间距为0.4

1m。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为直径40

50mm的无缝钢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浆孔的直径为10

30m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注浆管上设置振动电机以及弹簧,以便于注浆管伸入浮土层进行超深度注浆,使得灌注桩更加密实,有效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结构简单,使用方式便捷,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装置在灌注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装置在灌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支架, 101

支撑座,102

套筒, 2

注浆管,3

锥形端,4

出浆孔,5

振动电机,6

输料管,7

高压泵,8

弹簧,9

料斗,10

桩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包括设置于桩孔10顶部的支架1,支架2上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注浆管2,注浆管2采用直径为40

50mm的无缝钢管,注浆管2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具体地,支架1包括支撑座101,支撑座101的形状为环形,其直径大于桩孔10的直径,支撑座101上固定有套筒102,套筒102位于桩孔10轴心处,注浆管2安装于套筒102内并可在套筒102内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注浆管2的上部套设有弹簧8,且弹簧8呈压缩状态,弹簧8的一端固定于注浆管2的外壁、另一端固定于套筒102上,设置弹簧8的作用是,注浆管2在弹簧8弹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以便于注浆管2的下部插入桩孔10底端的浮土层中。
[0017]注浆管2的底端设有锥形端3,锥形端3为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设置锥形端可便于注浆管2的下部伸入桩孔10底部的浮土层中,注浆管2的下部沿注浆管2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出浆孔4,出浆孔4之间的间距为0.4

1m,出浆孔4的直径为10

30mm,注浆管2的上部设有振动电机5,注浆管2的顶部连接有输料管6,输料管6上连接有用于盛放注浆原料的料斗9,注浆管2与输料管6的连接处设有高压泵7。
[0018]本技术使用时,将本装置设置于桩孔10上,具体地,将支架1上的支撑座101固定于桩孔10顶端的边沿处,同时调整注浆管2位置,使得注浆管2与桩孔10的轴心线共线,注浆管2的长度根据桩孔10的深度选择,首先因将注浆管2的下部插入桩孔10底端的浮土层内,具体地,首先启动振动电机5,振动电机5带动注浆管2产生振动,与此同时弹簧8对注浆管2产生向下的弹力,注浆管2即可通过其底端的锥形端3伸入至桩孔10底端的浮土层内,直到锥形端3到达持力层为止(如图2所示),浮土层土质松散,无需传统锤击方式即可将注浆管2插入,然后即可进行灌注桩超深度后注浆操作;注浆操作时,分次向料斗9内加入不同材料进行灌注操作,向料斗9内分别依次加入粗粒土、细粒土和非饱和松散土的原料,通过高压泵7提供动力通过注浆管2下部的出浆孔4将原料射入桩孔10内,粗粒土可将桩孔10底端的浮土推向桩孔10的侧壁处,使得桩孔10底端无浮土堆积,可增加灌注桩的稳定性;细粒土和非饱和松散土可对灌注桩起到加固作用,最后向孔桩10内灌注水和泥沙浆,灌注至桩孔10顶面即可完成整个注浆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桩孔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注浆管的底端设有锥形端,注浆管的下部沿注浆管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出浆孔,注浆管的上部设有振动电机注浆管的顶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连接有料斗,所述注浆管与输料管的连接处设有高压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超深度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固定有套筒,所述注浆管安装于套筒内并可在竖直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超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玮马岷成李建军张彦辉樊娟罗琦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设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