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39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包括两块口罩本体,且两块口罩本体缝合制成,两块口罩本体接缝处的顶端嵌有薄铁片,且薄铁片厚度2MM,宽度5MM,长度占口罩本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薄铁片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挂绳,且第二挂绳表面采用棉纺线制成,且棉纺线内部嵌有弹性橡胶,且第二挂绳嵌于口罩本体内,且第二挂绳与口罩本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对挂绳一内一外的设计,对口罩和鼻翼处保持长时间贴合,不会因口罩的拉扯,导致薄铁片产生形变,口罩上端与鼻梁处产生缝隙,在薄铁片内侧采用海绵条,海绵条保证口罩上端和鼻翼更加贴合,另一方面海绵条中嵌有吸水颗粒,吸水颗粒能够吸收呼吸出热气中的水蒸气。热气中的水蒸气。热气中的水蒸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防护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医疗级口罩主要为保护人体呼吸系统避免受到外界病原菌侵害,以隔绝生物性微粒为目标,而一般称之为N95的口罩,则表示能过滤95%以上的非油性微粒,是医疗级口罩的常见等级。而市售的N95口罩的材质以多层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其组合构成,依赖静电效应吸附病菌,从而达到过滤空气中病菌和飞沫的效果,而针对佩戴眼镜的使用者,冬天口中呼出的热气会沿口罩和鼻梁处的缝隙上升至镜片表面,在镜片表面凝结出一层雾气,影响使用者的正常视野。
[0003]中国专利号CN201420424401.5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与所述口罩本体连接的弹性带,所述口罩本体为与佩戴者面部配合的立体状口罩本体,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与佩戴者的鼻部配合的弹性鼻夹片,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另一侧的上部设置有薄膜片。所述弹性鼻夹片包括与所述口罩本体贴合的贴合部、与佩戴者鼻部接触的接触部以及与所述贴合部和接触部均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贴合部。所述薄膜片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片。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过滤棉层、贴合在所述过滤棉层一侧的纤维布层以及贴合在所述过滤层另一侧的无纺布层。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呼出的热气凝结在眼镜上,从而杜绝眼镜起雾,在所述缝隙远离所述孔的一侧还开设有V形缺口,设置V形缺口方便在生产加工时通过专用的机器将调节片装在弹性带上,安装时,绷劲弹性带并用设备夹住调节片,将调节片的两个V形缺口对准弹性带然后向下压,调节片就被轻松安装在了弹性带上,这降低了组装加工的工艺难度并且同时提升了加工效率。
[0004]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仍然存在问题,现有工艺下,为了防止镜片起雾,大多在口罩的上端嵌一根细铁丝,使用时捏弯铁丝,使得口罩上端和鼻梁贴合。而在佩戴口罩时,难以避免的会拉扯口罩,口罩上端便会和鼻梁处脱离,产生较大的缝隙,镜片依然有起雾的现象发生,佩戴者不得不时常捏紧铁丝,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包括两块口罩本体,且两块口罩本体缝合制成,两块所述口罩本体接缝处的顶端嵌有薄铁片,且薄铁片厚度2MM,宽度5MM,长度占口罩本体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薄铁片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挂绳,且第二挂绳表面采用棉纺线制成,且棉纺线内部嵌有弹性橡胶,且第二挂绳嵌于口罩本体内,且第二挂绳与口罩本体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纺粘无纺布、中部的熔喷无纺布和最内
侧的吸湿层,且吸湿层采用棉纱制成,且棉纱中嵌有吸湿颗粒,且吸湿层内侧粘结有绒布。
[0008]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设有一对第一挂绳,所述第一挂绳和口罩本体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缝合于纺粘无纺布的表面,且连接带宽度为8MM。
[0009]优选的,所述薄铁片的内侧设有海绵条,且海绵条粘结在吸湿层内侧,且海绵条内部嵌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且颗粒的粒径为1

2MM。
[0010]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设有呼吸阀,且呼吸阀嵌于口罩本体的表面,且呼吸阀同时贯穿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和吸湿层。
[0011]优选的,所述呼吸阀内嵌有过滤膜片,且过滤膜片的中部粘结于呼吸阀内壁,所述过滤膜片的内侧设有植物香氛包,且植物香氛包采用透气棉纱制成,且透气棉纱采用植物香氛浸制。
[0012]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中,采用两对挂绳一内一外的设计,对口罩和鼻翼处保持长时间贴合,不会因口罩的拉扯,导致薄铁片产生形变,口罩上端与鼻梁处产生缝隙,口罩外侧的第一挂绳可保证口罩和面部的贴合,而口罩内侧的第二挂绳和薄铁片两端固定,挂在耳后产生应力,保证折弯后的薄铁片不易回弹,使得口罩和鼻翼紧贴,不会在拉扯中,口罩上端和鼻翼部分脱离,产生较大缝隙,造成口中呼气从缝隙中进入眼镜镜面,使得镜片产生雾气,影响佩戴者视野的情况发生。
[0014]2、本技术中,在薄铁片内侧采用海绵条,海绵条保证口罩上端和鼻翼更加贴合,另一方面海绵条中嵌有吸水颗粒,吸水颗粒能够吸收呼吸出热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两对挂绳,避免佩戴者的眼镜镜片产生雾气,当口中呼气升腾时,会被吸水颗粒吸收水蒸气,确保佩戴者的眼镜不会被热气模糊。
[0015]3、本技术中,采用呼吸阀的设计,既能辅助呼吸,又能进行口罩内除臭,且能防止病菌从呼吸阀进入呼吸道,呼吸阀贯穿口罩本体,当佩戴者呼气时呼吸阀打开,吸气时呼吸阀关闭,既对佩戴者进行防护,也能保证佩戴者呼气顺畅,而呼吸阀内部嵌有植物香氛包,可对口罩内进行防臭处理,防止长时间佩戴,口罩内产生异味,维护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的后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中薄铁片和第二挂绳连接方式的正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中呼吸阀的正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中口罩本体的剖视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口罩本体;11、纺粘无纺布;12、熔喷无纺布;13、吸湿层;2、第一挂绳;3、第二挂绳;4、连接带;5、呼吸阀;6、过滤膜片;7、植物香氛包;8、海绵条;9、薄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5]具体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5,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包括两块口罩本体1,且两块口罩本体1缝合制成,口罩本体1的外侧设有一对第一挂绳2,第一挂绳2和口罩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带4,且连接带4缝合于纺粘无纺布11的表面,且连接带4宽度为8MM,保证口罩在拉扯中,挂绳不会从口罩表面脱离,增强口罩的抗拉性,口罩本体1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纺粘无纺布11、中部的熔喷无纺布12和最内侧的吸湿层13,且吸湿层13采用棉纱制成,且棉纱中嵌有吸湿颗粒,且吸湿层13内侧粘结有绒布,可以保证口罩内侧不会磨伤佩戴者面部,两块口罩本体1接缝处的顶端嵌有薄铁片9,且薄铁片9厚度2MM,宽度5MM,长度占口罩本体1长度的三分之一,薄铁片9的内侧设有海绵条8,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包括两块口罩本体(1),且两块口罩本体(1)缝合制成,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口罩本体(1)接缝处的顶端嵌有薄铁片(9),且薄铁片(9)厚度2MM,宽度5MM,长度占口罩本体(1)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薄铁片(9)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挂绳(3),且第二挂绳(3)表面采用棉纺线制成,且棉纺线内部嵌有弹性橡胶,且第二挂绳(3)嵌于口罩本体(1)内,且第二挂绳(3)与口罩本体(1)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纺粘无纺布(11)、中部的熔喷无纺布(12)和最内侧的吸湿层(13),且吸湿层(13)采用棉纱制成,且棉纱中嵌有吸湿颗粒,且吸湿层(13)内侧粘结有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侧设有一对第一挂绳(2),所述第一挂绳(2)和口罩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一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一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