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针刺/电针大鼠四肢穴位的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针刺/电针大鼠四肢穴位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动物固定器自针刺实验的基础研究开始,一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能很好的实现针刺在动物领域的实验操作,揭示针刺效应背后的潜在机制。
[0003]目前的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多为圆筒型或方凳捆绑型,所适用的选穴多为腹部和背部,并且当前的大小鼠固定器大多适用于腹背部穴位的针刺,对针刺/电针四肢穴位时需保持四肢稳定的需要没有考虑周全。固定方法多选用四肢部进行固定,暴露面积较大的部位为腹背部,这样的固定方法增加了四肢选穴的困难性,且针刺在四肢的刺激力度相比于在腹背部的针刺刺激要强烈,容易引起实验对象的不适,这种不适引起的四肢抖动容易出现掉针现象,反复针刺可能会造成较强的疼痛刺激,掩盖针刺疗效,增加实验的人工和失败率,限制了针刺实验在肢端穴位的探索。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106175972A公开了一种实验鼠电针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网片、辅助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针刺/电针大鼠四肢穴位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鼠四肢穴位的固定装置包括鼠躯干固定板、支撑板、四肢固定板、躯干头颈固定带和四肢固定带,所述的鼠躯干固定板的两端与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鼠躯干固定板由主板和主板两侧的附加板组成,所述的附加板略微向下倾斜,且与主板垂直面的夹角为70度,所述主板的两侧分别与附加板的一边缘通过热熔胶固定连接,所述的附加板另一边缘连接有四肢固定板,所述的四肢固定板与附加板的另一边缘通过螺钉实现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的四肢固定板与附加板在同一斜面上;所述主板上还固定设置有固定环A,所述的躯干头颈固定带穿过固定环A并与固定环A活动连接,所述四肢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环B,所述的四肢固定带穿过固定环B并与固定环B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四肢穴位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肢固定板还包括前肢固定板和后肢固定板,所述的前肢固定板的大小设置为2cm*4cm,后肢固定板大小为4cm*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四肢穴位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飞,李金金,谢晨,杨文佳,张春雁,于心同,付聪,汪景,王聪,许文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