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信号干扰模式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电信号干扰模式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无线电信号间“干扰模式”并无明确定义,通常可以包括:干扰与被干扰系统的属性,例如卫星对地面业务干扰、雷达系统之间干扰等;干扰双方共用的频率特性,例如NGSO卫星与GSO卫星在Ka频段的干扰、卫星系统之间在L频段的干扰等;干扰链路方向,例如同向干扰(例如卫星上行链路干扰另一个卫星的上行链路)、反向干扰(例如一个卫星的上行链路干扰另一个卫星的下行链路)等;干扰频率是否重叠,例如带内干扰(双方系统频率有重叠,又分完全重叠、部分重叠等)、带外干扰(又分带外干扰、杂散干扰);干扰源数量:例如单入干扰(一个干扰源)、多入干扰(多个干扰源)、集总干扰(所有干扰源)干扰判定指标:例如C/I(载波干扰比)、I/N(干扰噪声比)、pfd(功率通量密度)、ΔT/T(噪声温度比)、超标概率等。
[0003]从技术角度看,相关行业在使用上述这些概念时,一般都会从自身所从事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信号干扰模式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判定干扰关系:判定“目标无线电系统”是作为干扰系统、还是作为被干扰系统;2)分析业务属性:根据“目标无线电系统”业务、功能及性能特点,依据无线电规则对无线电业务的定义和“频率划分表”,并分析判定“目标无线电系统”所属业务种类;3)分析同频业务种类:依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无线电规则对无线电业务的定义和“频率划分表”,以及《无线电频率划分管理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判定与“目标无线电系统”所属业务种类具有等频率划分地位的其他业务种类;4)分析各类业务已有系统:调研、统计各类业务“已有系统”;分别对各系统频率使用技术操作特性进行分析;5)建立“干扰模式”矩阵:根据步骤1)至4),为“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闪笑雨,李可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羽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