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00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垃圾桶,包括:支撑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覆膜结构,设在所述支撑件的侧向,适于设置环绕所述支撑件的膜结构;封膜结构,环绕所述支撑件设置,适于密封所述膜结构。这样设置可以实现对垃圾箱的自动套袋,提高垃圾箱的智能化程度,减少用户手工套袋和手工打包的不卫生和不方便的处理方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桶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垃圾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备用品,多数以金属或塑胶件制成,在使用时套设塑料袋,待垃圾填满后,用户可以将塑料袋提起丢掉,为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
[0003]如今市场上的垃圾箱或垃圾桶,大多智能化程度低,仅能实现箱盖的自动开合,还需要用户手动套袋,手动打包,既不方便,也不卫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垃圾箱智能化程度低,手动操作不卫生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垃圾箱。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垃圾桶,包括:
[0006]支撑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
[0007]覆膜结构,设在所述支撑件的侧向,适于设置环绕所述支撑件的膜结构;
[0008]封膜结构,环绕所述支撑件设置,适于密封所述膜结构。
[0009]覆膜结构包括:第一卷膜轴,与所述支撑件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支撑件的轴向平行,适于套设所述膜结构;
[0010]第二卷膜轴,与所述第一卷膜轴平行并相邻设置,适于与所述膜结构固定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一动力件。
[0011]支撑件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间,并与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下支撑环间隔设置,所述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下支撑环,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覆膜结构的拢膜口。
[0012]封膜结构包括:执行构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下支撑环间;
[0013]输送构件,与所述执行构件连接设置,其上设置有第二动力件,所述执行构件适于在所述第二动力件的作用下切割并密封所述膜结构。
[0014]执行构件包括:第一夹合组件,包括第一夹合件和第二夹合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筒体间;
[0015]第二夹合组件,包括第三夹合件和第四夹合件,设置在所述下支撑环与所述筒体间;
[0016]第三夹合组件,包括第五夹合件和第六夹合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覆膜结构间;
[0017]所述第一夹合件和第二夹合件、所述第三夹合件和第四夹合件、所述第五夹合件和第六夹合件适于在所述第二动力件作用下分别相向运动,并夹合密封所述膜结构。
[0018]第一夹合件和所述第三夹合件以及所述第五夹合件固定连接并成型为第一框体,
所述第二夹合件和所述第四夹合件以及所述第六夹合件固定连接并成型为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适于在所述第二动力件作用下相向运动,并夹合密封所述膜结构。
[0019]至少所述第一夹合件和第二夹合件其中之一、所述第三夹合件和第四夹合件其中之一、所述第五夹合件和第六夹合件其中之一为热封件。
[0020]输送构件包括: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夹合组件分置在所述支撑件两侧,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夹合件、所述第三夹合件以及所述第五夹合件固定连接并构成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夹合件、所述第四夹合件以及所述六夹合件固定连接并构成所述第二框体;
[0021]丝杠结构,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动力件,适于调节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间距。
[0022]连接件还包括若干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与所述丝杠结构平行设置,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
[0023]自动垃圾桶还包括顶盖和外壳,所述顶盖和外壳活动连接,所述顶盖上还设置开关件,适于控制所述顶盖的开合,所述外壳至少内置有所述支撑件、所述覆膜结构和所述封膜结构。
[0024]外壳内还设置有限位杆件,所述限位杆件设置在所述覆膜结构和所述执行构件间,包括竖直限位杆和水平限位杆,适于限位所述膜结构。
[0025]盖内侧设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朝向所述上支撑环方向设置。
[0026]下支撑环底侧还设置有底座。
[0027]筒体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块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固定块间的连线穿过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中部。
[002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垃圾桶,包括:支撑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覆膜结构,设在所述支撑件的侧向,适于设置环绕所述支撑件的膜结构;封膜结构,环绕所述支撑件设置,适于密封所述膜结构。
[0030]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可以沿支撑件的侧向设置覆膜结构,沿环向将膜结构包覆在两个支撑环的侧向,使膜结构保持桶状,便于封膜结构对膜结构的固定和密封,形成可以容纳垃圾的袋体。同时,也可以通过封膜结构对袋体的完全密封,便于袋体在垃圾盛满后的处理。这样设置可以实现对垃圾箱的自动套袋,提高垃圾箱的智能化程度,减少用户手工套袋和手工打包的不卫生和不方便的处理方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垃圾桶,所述覆膜结构包括:第一卷膜轴,与所述支撑件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支撑件的轴向平行,适于套设所述膜结构;第二卷膜轴,与所述第一卷膜轴平行并相邻设置,适于与所述膜结构固定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一动力件。
[0032]通过将覆膜结构设置为与支撑件的中轴线平行设置的两个卷膜轴,便于沿支撑件侧向包覆膜结构,同时通过第一动力件控制第二卷膜轴的转动即可实现膜结构的自动包覆,保证膜结构的连续使用,提高垃圾桶的自动化水平,此外,。这样设置,还降低了对膜结构的要求,满足宽度足以包覆支撑件侧向的宽度即可,通用性高,提高了袋体的互换性,降
低成本。
[003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垃圾桶,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间,并与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下支撑环间隔设置,所述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下支撑环,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覆膜结构的拢膜口。
[0034]通过在上下支撑环间设置筒体,一方面可以筒体与不同支撑环间的间隙作为封膜结构的封膜位置,控制膜结构所成袋体的大小,满足承载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筒体上的拢膜口,聚拢支撑件周侧的膜结构,缩小膜结构的间距,保证封膜结构可以有效密封支撑件侧向的膜结构。
[0035]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垃圾桶,至少所述第一夹合件和第二夹合件其中之一、所述第三夹合件和第四夹合件其中之一、所述第五夹合件和第六夹合件其中之一为热封件。
[0036]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通过热封件在与另一相向运动的夹合件抵接的过程中热封膜结构,通过第二和第三夹合组件,将膜结构密封为袋体,再通过第一夹合组件将膜结构形成的袋体密封扎合,另一方面,热封件的设置可以通过加热,将袋体自覆膜结构上套设的膜结构上截取下来,实现袋体与膜结构的脱离,便于对垃圾袋的处理和膜结构的周期性使用。
[0037]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垃圾桶,连接件还包括若干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与所述丝杠结构平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支撑环(11)和下支撑环(12);覆膜结构(2),设在所述支撑件(1)的侧向,适于设置环绕所述支撑件(1)的膜结构;封膜结构(3),环绕所述支撑件(1)设置,适于密封所述膜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结构(2)包括:第一卷膜轴(21),与所述支撑件(1)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支撑件(1)的轴向平行,适于套设所述膜结构;第二卷膜轴(22),与所述第一卷膜轴(21)平行并相邻设置,适于与所述膜结构固定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一动力件(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还包括筒体(13),所述筒体(13)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环(11)和下支撑环(12)间,并与所述上支撑环(11)和所述下支撑环(12)间隔设置,所述筒体(13)的内径大于所述上支撑环(11)和所述下支撑环(12),所述筒体(13)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覆膜结构(2)的拢膜口(1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膜结构(3)包括:执行构件(31),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环(11)和所述下支撑环(12)间;输送构件(32),与所述执行构件(31)连接设置,其上设置有第二动力件(33),所述执行构件(31)适于在所述第二动力件(33)的作用下切割并密封所述膜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构件(31)包括:第一夹合组件(311),包括第一夹合件和第二夹合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环(11)和所述筒体(13)间;第二夹合组件(312),包括第三夹合件和第四夹合件,设置在所述下支撑环(12)与所述筒体(13)间;第三夹合组件(313),包括第五夹合件和第六夹合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与所述覆膜结构(2)间;所述第一夹合件和第二夹合件、所述第三夹合件和第四夹合件、所述第五夹合件和第六夹合件适于在所述第二动力件(33)作用下分别相向运动,并夹合密封所述膜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件和所述第三夹合件以及所述第五夹合件固定连接并成型为第一框体(314),所述第二夹合件和所述第四夹合件以及所述第六夹合件固定连接并成型为第二框体(315),所述第一框体(3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光谭冲成灿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