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稳定性补偿的线性电压调节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特别地,涉及线性电压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静态电流小,LDO(low dropout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电压调节器)被广泛应用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较为接近的应用场合。为了保持系统稳定性,通常需要在LDO的控制回路中设置补偿电路。
[0003]图1为现有LDO的电路原理图,包括晶体管M1、电阻器R1、R2以及误差放大器AMPl。其中在电阻器R1两端并联一电容器C1,以在LDO的开环传递函数中引入零点,从而增强系统稳定性。对于图1所示的电路而言,在输出电压Vout为高电压的情况下,电容器C1也需要具有高的额定电压。在集成电路中,电容器C1通常采用片上电容(on
‑
chip capacitor)实现。对于片上电容而言,同样的容值下,更高的额定电压意味着更大的芯片面积,这无疑会对芯片的成本与尺寸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电压调节器,包括: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耦接以接收输入电压,第二端耦接以提供输出电压;第一误差放大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耦接以接收参考电压,输出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反馈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接收输出电压,反馈电路基于输出电压,在输出端产生反馈电压;以及补偿电路,耦接在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基于反馈电压,在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产生补偿电压;其中补偿电路包括补偿电容器,在线性电压调节器的开环传递函数中引入零点,以提高线性电压调节器的稳定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压调节器,其中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耦接在一起以提供反馈电压,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耦接至参考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压调节器,其中补偿电路还包括:运算放大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反馈电压,输出端耦接以提供补偿电压;第三电阻器,与补偿电容器并联,耦接在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以及第四电阻器,耦接在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压调节器,其中补偿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补偿电阻器,补偿电路引入的零点为
‑
1/τ,其中τ与补偿电容器的容值成正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电流源,耦接至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软启电容器的第一端,软启电容器的第二端耦接至参考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二端耦接至参考地,控制端耦接至第一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7.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第一引脚,用于接收输入电压;第二引脚,用于提供输出电压;第三引脚,用于耦接至参考地;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耦接至第一引脚,第二端耦接至第二引脚;第一误差放大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耦接以接收参考电压,输出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一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耦接至第二引脚;第二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耦接在一起以提供反馈电压,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耦接至参考地;以及
补偿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耦接以接收反馈电压,输出端耦接至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以提供补偿电压;其中补偿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出端耦接至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以提供补偿电压;第三电阻器,耦接至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补偿电容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耦接至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二端耦接至参考地;以及第四电阻器,耦接在补偿电容器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包括:第四引脚,用于接收使能信号,以决定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作状态。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包括:电流源,耦接至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五引脚,耦接至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软启电容器。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包括:第二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昌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