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9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具体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通过在区块链网络之间设置管理单元,对用户应用终端与普通节点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验证、处理和执行操作,实现最终的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进行跨区块链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流,而且系统的模块化,方便对系统进行管理和升级,能够根据应用发展进行相应的升级,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连接,使得生态链变得更加完整。通过设置跟踪模块,在对虚假信息进行判断无误后,可以对发布虚假信息用户端的链地址进行追踪,并对用户端相关请求进行限制,降低公有资源被占用,浪费公有区块链的储存空间,并且及时删除虚假信息来提高公有区块链运行的流畅性,提高公有资源的可信度。提高公有资源的可信度。提高公有资源的可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信息化社会,区块链技术百花齐放,随着业务形式日益复杂的商业应用场景,链与链之间统一的互联管理变得越来越难,这极大的限制了区块链技术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单链架构下本身存在着性能、容量不足等问题。单链由于受到目前共识速度的限制,节点的执行性能无法做到线性扩展,这限制了高交易吞吐量低延迟的商业场景的应用。除此之外,随着区块链运行时间的增长,其存储容量也将逐渐增长,且这种数据增长的速度甚至会超过单链存储介质的容量上限。
[0003]目前,区块链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均至少与两条链路相连,所以区块链网络内部中的不同节点之间能够互相通讯,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之间虽然能够相互通信,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信息频繁出现错误,准确率较低,处理速度较慢,从而影响区块链的使用效率,且区块链中数据之间差异性较大,严重影响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之间虽然能够相互通信,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信息频繁出现错误,准确率较低,处理速度较慢,从而影响区块链的使用效率,且区块链中数据之间差异性较大,严重影响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服务器、普通节点服务器和管理单元,所述区块链服务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按照地区分为不同的地域区块链服务器,若干个区块链服务器通过普通节点服务器进行关联。
[0006]所述管理单元包括信息获取模块、验证模块、处理模块、执行模块、判断模块、报警模块和跟踪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与普通节点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验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普通节点服务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执行模块与判断模块相互电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判断模块的输出端与跟踪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7]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与跨链操作的各个机构提供的各自区块链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资源锁操作、原始操作,以及与原始操作对应的逆操作。
[0008]验证模块,对应用端发起跨链交易进行标记,并且进行验证交易来源的可信和验证交易证明是否满足区块链对应的规则,如果验证不通过,则直接驳回请求,如果验证通过,则执行应用端的请求。
[0009]处理模块,用于对基础应用业务数据进行共识处理,并在共识成功后建立区块存储基础应用业务数据或更新目标区块中对应于基础应用业务数据的数据。
[0010]执行模块,根据基础数据库对标记进行执行,如果存在则提交到目的链中,否则采用跨链网关根据标记的链地址,在跨链网关集群中进行分布式查询,如果在目的链所关联的区块链中,则进行提交,如果查询不到相应的区块链,则直接驳回请求。
[0011]判断模块,用于按照跨链操作的业务逻辑,判断各个操作信息中的多个原始操作的执行结果。
[0012]报警模块,用于对虚假信息进行记录和发出提醒,并且驳回相应应用端的请求,直至解除对相应应用端的限制为止。
[0013]跟踪模块,用于追踪虚假信息应用端的链地址,翻译并且显示应用端的链地址。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系统包括记录模块,用于按照跨链操作的各个资源锁操作、原始操作和/或与原始操作相对应的逆操作的执行顺序,将跨链操作的各个资源锁操作、原始操作和/或与原始操作相对应的逆操作,以及各个操作的执行状态记录在日志链中,所述执行状态包括执行成功和执行失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系统包括后台控制模块,用于在管理单元上进行管理操作,并且将操作请求上传给区块链服务器,所述后台控制模块包括扩展模块、查询模块和输入模块,其中:
[0016]扩展模块,用于定制扩展应用业务,使业务用户应用终端使用对应于扩展应用业务的应用程序,并将扩展应用业务数据上传给普通节点服务器。
[0017]查询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日志链的查询请求,根据用户的权限和查询请求在日志链中对已执行的跨链操作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发送至用户。
[0018]输入模块,用于向管理单元输入扩展程序和查询指令。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应用终端,用于通过区块链应用接口与普通节点服务器通信,并将基础应用业务数据上传给普通节点服务器。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系统包括奖惩单元,用于对于对非正常处理验证的业务用户应用终端发出惩罚信息,对正常处理验证的业务用户应用终端发出奖励信息,验证是根据对应用业务数据的共识处理记录和新区块生成记录确定正常处理验证和非正常处理验证。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区块链网络之间设置管理单元,对用户应用终端与普通节点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验证、处理和执行操作,实现最终的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进行跨区块链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流,同时通过对交易状态进行二次判断,保证用户应用终端请求的准确性,而且系统的模块化,方便对系统进行管理和升级,能够根据应用发展进行相应的升级,支持多种不同引擎,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连接,使得生态链变得更加完整;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跟踪模块,在对虚假信息进行判断无误后,可以对发布虚假信息用户端的链地址进行追踪,并对用户端相关请求进行限制,降低公有资源被占用,浪费公有区块链的储存空间,并且及时删除虚假信息来提高公有区块链运行的流畅性,提高公有资源的可信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5]图2为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后台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服务器、普通节点服务器和管理单元,区块链服务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按照地区分为不同的地域区块链服务器,若干个区块链服务器通过普通节点服务器进行关联。
[0028]管理单元包括信息获取模块、验证模块、处理模块、执行模块、判断模块、报警模块和跟踪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与普通节点服务器信号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验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普通节点服务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公有链跨链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服务器、普通节点服务器和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服务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按照地区分为不同的地域区块链服务器,若干个区块链服务器通过普通节点服务器进行关联;所述管理单元包括信息获取模块、验证模块、处理模块、执行模块、判断模块、报警模块和跟踪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与普通节点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验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普通节点服务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执行模块与判断模块相互电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判断模块的输出端与跟踪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与跨链操作的各个机构提供的各自区块链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资源锁操作、原始操作,以及与原始操作对应的逆操作;验证模块,对应用端发起跨链交易进行标记,并且进行验证交易来源的可信和验证交易证明是否满足区块链对应的规则,如果验证不通过,则直接驳回请求,如果验证通过,则执行应用端的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对基础应用业务数据进行共识处理,并在共识成功后建立区块存储基础应用业务数据或更新目标区块中对应于基础应用业务数据的数据;执行模块,根据基础数据库对标记进行执行,如果存在则提交到目的链中,否则采用跨链网关根据标记的链地址,在跨链网关集群中进行分布式查询,如果在目的链所关联的区块链中,则进行提交,如果查询不到相应的区块链,则直接驳回请求;判断模块,用于按照跨链操作的业务逻辑,判断各个操作信息中的多个原始操作的执行结果;报警模块,用于对虚假信息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俊俊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