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82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遮荫棚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包括遮荫棚棚体,遮荫棚内设置有可变透光率的遮荫网装置和混色荧光灯,遮荫棚棚体内设置有可根据土壤湿度与棚内环境自动喷雾与灌溉装置,遮荫棚棚体的顶部设置有气象台,遮荫棚棚体内中设置有土壤与棚内环境温湿度传感器,遮荫棚棚体内设置有电控柜、控制器和触显屏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不同透光率的遮荫网布组合使用,可实现多种不同透光性设置,并且该透光性设置可通过气象台根据室外光照情况而自动变换,可完全满足茶树幼苗扦插繁育、低海拔茶园夏季遮荫及湿度需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度需求的精准控制,并可根据棚内外气象环境自动调控光质和喷雾与灌溉。内外气象环境自动调控光质和喷雾与灌溉。内外气象环境自动调控光质和喷雾与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遮荫棚
,具体为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

技术介绍

[0002]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为重要的经济植物,喜阴湿与好漫射光。 光照过强和高温干旱均会显著影响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如夏暑季常出现连 续的光强、高温、低湿干热气象条件,导致夏暑乌龙茶产量品质不及春秋茶, 口感偏苦涩,俗称带“暑味”。
[0003]而生产中常采用人工遮荫措施以减少上述气象不良条件的影响,以提高 茶树产量与品质。如张文锦等(张文锦,福建农业学报,2007)研究发现, 夏暑茶园覆盖遮荫可显著改善茶树冠层温湿度条件,使树冠层的白昼平均温 度、日极端最高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分别下降了1.47~4.29℃、3.95~7.26℃和 3.33~8.44℃,白昼平均相对湿度、日极端最低相对湿度分别增加了4.31%~ 12.31%和3.27%~12.62%,相对湿度日较差减少了3.58%~12.94%;明显增 加了新梢叶片含水率和持嫩性;适度遮荫可明显降低茶多酚、粗纤维和咖啡 碱的含量,提高氨基酸含量,优化儿茶素组分,改善茶叶品质。在光质对茶 树影响方面,如王加真等(王加真,江苏农业科学,2019)研究表明:100% 的红光有利于茶树芽叶质量、茶多酚含量的增加,100%的蓝光有利于光合色 素的积累;与红蓝单一光质相比,复配光质红光∶蓝光=1∶3处理显著提高 了茶树芽叶游离氨基酸、花黄素含量,降低了酚氨比;与红光∶蓝光=1∶1相 比,复配光质红光∶蓝光=1∶3处理显著提高了茶树芽游离氨基酸、芽叶花 黄素含量,降低了叶酚氨比。说明蓝光比例增加有利于茶树芽叶的品质形成, 红蓝光质比为1∶3最有利于茶叶功能成分的积累。以上实践均表明茶园遮荫 或改变光质均等对茶园环境与茶树生长、品质形成带来显著影响。
[0004]另外,在茶树露地育苗生产中,对苗床中的苗木实施遮荫是育苗生产中 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对茶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育苗 过程中,为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减少或避免苗床中的苗木受光照、雨水、霜 冻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对苗床需要采用一定的覆盖材料进行覆盖和遮荫,以 保持苗床具有一定的光照、温度和湿度,苗木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 境。
[0005]目前,在茶树育苗生产中,在苗床上用木杆或竹竿等材料绑扎搭建成非 固定式棚架,在棚架上加盖覆盖物进行遮荫。这种覆盖方法虽然简便,但覆 盖材料大多数是由竹子编制成竹帘进行覆盖,编制竹帘成本较高,在遮荫棚 的搭建、覆盖、铺设和回收过程中费时、费力;而且竹子使用一年以后,易 腐烂,使用寿命较短,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利用草帘作覆盖物时,编制成本 较低,但使易腐烂,使用寿命短;利用遮荫网进行遮荫时,虽重量较轻,覆 盖方便,但容易被拉破,减少了使用寿命,造成浪费。
[0006]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根据现况研发了如专利申请号为 CN201610504568.6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茶园覆盖棚”,该技术方案中,覆盖棚 顶部仅设置单层可开闭的遮阳布,因此该覆盖棚仅能选择开启或者关闭遮阳 布,而实际在茶树苗生产中,
根据苗木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外界的光照强度, 往往需要采用能够满足多种不同透光率的棚顶,因此使用该覆盖棚则无法满 足此项需求。另外,目前在茶园实际生产应用中的遮荫棚尚无可同时满足遮 光率与湿度复合控的生产用棚,在广大低海拔茶区尚未见可仿真模拟高山云 雾(高漫射光和高湿度)气候环境的茶园遮荫棚。
[0007]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 包括遮荫棚棚体,遮荫棚棚体的顶部设置有透光天窗,所述遮荫棚棚体的内 腔顶部设置有可变透光率的遮荫网装置,所述遮荫棚棚体的顶部设置有气象 台,所述遮荫棚棚体内土壤中设置有土壤与棚内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遮 荫棚棚体内设置有电控柜,所述电控柜中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控柜顶部设 置有触显屏幕;
[0010]所述遮荫网装置包括若干层上下等距间隔设置的遮荫网布,所述遮荫棚 棚体的内腔侧壁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用于容纳所述遮荫网布的网布收纳仓, 每个所述网布收纳仓中均设置有用于收卷所述遮荫网布的网布卷轴,所述透 光天窗的棚内左侧固定设置有网布挡板,若干所述遮荫网布的一端呈并列分 布状贯穿所述网布挡板后连接设置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的右侧设置有开孔 的拉耳板,所述遮荫棚棚体的内腔顶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槽型滑轨,两侧所述 槽型滑轨之间活动安装有滑块板,所述槽型滑轨上方设置有驱动皮带,所述 滑块板的顶部通过固定块与所述驱动皮带一边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皮带的两 端分别设置有皮带轮,左侧所述皮带轮通过轮轴固定安装于遮荫棚棚体上, 右侧所述皮带轮安装于减速机上,所述减速机安装于右安装板上,所述右安 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透光天窗的棚内右侧,所述右安装板的右侧安装有与所 述减速机配套连接的遮荫网电机,所述滑块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布拉板, 所述网布拉板的后侧并列安装有与所述遮荫网布数量等同的遮荫电磁铁,所 述遮荫电磁铁的前端连接有可伸出扣接所述拉耳板的耳板销杆。
[0011]优选的,所述遮荫网布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所述遮荫网布的遮荫透光 率分别为10%、20%、30%和40%。
[0012]优选的,所述遮荫网布由网布收纳仓引出后通过设置于所述遮荫棚棚体 内腔壁上的导轮保持间距和张紧。
[0013]优选的,所述网布挡板的右侧以及右安装板的左侧分别安装有接近传感 器A和接近传感器B。
[0014]优选的,所述遮荫网装置的下方间隔安装有光质可调的混色荧光灯。
[0015]优选的,所述混色荧光灯包括灯主体,所述灯主体内设置有六组周向阵 列分布的色灯单元,每个所述色灯单元内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红、黄色和蓝色 的灯珠,每个所述色灯单元内的三个灯珠呈等边三角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 色灯单元之间的相同两个颜色的灯珠互不相邻。
[0016]优选的,所述遮荫棚棚体内设置有可根据土壤与棚内环境湿度自动喷雾 与灌溉的灌溉装置。
[0017]优选的,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主体上间隔分布 设置有若
干雾化喷头,所述输水管道的进水端通过灌溉电磁阀与蓄水箱连通, 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灌溉水泵。
[0018]优选的,所述气象台中设置有室外温湿度度传感器、风力传感器和光照 传感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的顶部设置有透光天窗,且棚内顶部设置有 四层透光率不同、上下等距间隔设置的遮荫网布,每层遮荫网布遮荫网电机 驱动网布拉板来回移动可独立地收纳或者展开,通过不同透光率的遮荫网布 组合使用,可实现多种不同透光性设置,并且该透光性设置可通过气象台根 据室外光照情况而自动变换,可完全满足茶园苗木根据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智能调节遮荫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遮荫棚棚体(1),遮荫棚棚体(1)的顶部设置有透光天窗(2),所述遮荫棚棚体(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可变透光率的遮荫网装置(3),所述遮荫棚棚体(1)的顶部设置有气象台(6),所述遮荫棚棚体(1)内土壤中设置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7),所述遮荫棚棚体(1)内设置有电控柜(8),所述电控柜(8)中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控柜(8)顶部设置有触显屏幕(9);所述遮荫网装置(3)包括若干层上下等距间隔设置的遮荫网布(31),所述遮荫棚棚体(1)的内腔侧壁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用于容纳所述遮荫网布(31)的网布收纳仓(32),每个所述网布收纳仓(32)中均设置有用于收卷所述遮荫网布(31)的网布卷轴(33),所述透光天窗(2)的棚内左侧固定设置有网布挡板(34),若干所述遮荫网布(31)的一端呈并列分布状贯穿所述网布挡板(34)后连接设置有止动块(35),所述止动块(35)的右侧设置有开孔的拉耳板(36),所述遮荫棚棚体(1)的内腔顶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槽型滑轨(37),两侧所述槽型滑轨(37)之间活动安装有滑块板(38),所述槽型滑轨(37)上方设置有驱动皮带(320),所述滑块板(38)的顶部通过固定块(316)与所述驱动皮带(320)一边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皮带(3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皮带轮(39),左侧所述皮带轮(39)通过轮轴固定安装于遮荫棚棚体(1)上,右侧所述皮带轮(39)安装于减速机(310)上,所述减速机(310)安装于右安装板(311)上,所述右安装板(311)固定安装于所述透光天窗(2)的棚内右侧,所述右安装板(311)的右侧安装有与所述减速机(310)配套连接的遮荫网电机(312),所述滑块板(3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布拉板(313),所述网布拉板(313)的后侧并列安装有与所述遮荫网布(31)数量等同的遮荫电磁铁(314),所述遮荫电磁铁(314)的前端连接有可伸出扣接所述拉耳板(36)的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留刚张文锦孙君刘火城刘树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