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喜明专利>正文

天麻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8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天麻栽培技术,是一套天麻栽培法。 密环菌棒发菌检验法,将菌棒置于围蔽物内保持适当温、湿度,使其萌发菌索,有杂菌也可生长发现,以利选用。 培育密环菌棒法,种用菌棒用发出菌索嫩芽的,准确、早接菌育出专用短菌棒。 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将短菌棒发出菌索嫩芽一端朝上,立式多行排列布置成早接菌,菌索密集的的高产天麻菌床。 木楞式菌床,将一端或两端发出菌索嫩芽的短菌棒,木楞式排列布置成早接菌,菌索密集的高产天麻菌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麻栽培技术,尤其是能使天麻栽培优质高产的一套方法,有八项专利技术组成。天麻栽培史至今不足三十年,六十年代人们还不了解天麻需密环菌供给养份才能生长、繁育。人们不断探索使天麻栽培技术逐步提高。目前,人工栽培天麻药用成份、形态和野生天麻有差异,种麻增重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很低,而且栽培天麻的技术不好掌握,容易造成天麻栽培亏损,现在已很少有人栽培天麻,天麻价格暴长。本专利技术是提供新的技术,使栽培天麻获得较大效益。1.密环菌棒发菌检验法本专利技术是栽培天麻,检验密环菌棒优劣的方法。目前天麻栽培中,以经验观察密环菌棒外表,及用刀割开菌棒皮部察看菌基识别密环菌棒优劣极不准确。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准确检验、挑选密环菌棒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密环菌棒用水浸湿、洗净,置于室内、窖内、洞内、沟内、塑料棚内、容器内、或用塑料膜复盖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半月内菌棒大部份发出菌索嫩芽,根据菌索嫩芽情况识别菌棒优劣,使有杂菌的密环菌棒杂菌萌发以发现,在这期间要保持菌棒表面湿润。密环菌棒菌索嫩芽发出0.5至1公分长时,取出放入容器内保湿运到布置菌床现场,或置于0℃以上的低温处保湿贮存备用。密环菌种在6至8℃时生长十分缓慢,适宜温度为20至25℃,超过30℃停止生长,温度低菌索粗壮,适宜湿度为75%。2.培育密环菌棒法-->本专利技术是栽培天麻,培育密环菌棒的方法。目前,培育菌棒多用40至80公分长木棒,用其布置菌床菌索不旺盛,不密集,育菌中消耗种用菌棒太多,新棒接菌晚。本专利技术是培育优良密环菌棒的好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选用的菌棒和新鲜木棒全部是短段,直径2至5公分,长12公分为宜,选排水良好平正的地方,将两端发出0.5至1公分长菌索嫩芽的短菌棒,和新鲜短木棒按1∶1比例间隔摆成木楞,在这木楞木棒纵向前后各用新鲜短木棒摆一等高、等宽木楞,木楞截头相对宽不限,高20公分为宜,以利菌床透气,用煮沸一小时的锯沫或稻壳填塞各棒之间及复盖其四周1公分布置菌床。又法是选排水良好平正的地方,用新鲜短木棒摆成两个等宽、等高木楞,宽高不限以操作方便为宜,在两个木楞之间横向放入全身长出0.5至1公分长菌索嫩芽的菌棒,放入菌棒及根数以各木棒截头都能接上菌索为宜,用煮沸1小时的锯沫或稻壳填塞各棒之间及复盖木楞四周1公分布置菌床。育菌床湿度在50-60%时,温度在16至20℃时2个月菌棒可以培育好,温度在20至25℃时1个月菌棒可以培养好。在布置育菌床时,发出菌索嫩芽的菌棒要装在保温容器内,或水桶内复盖湿布随用随取,用锯沫或稻壳填充各棒之间及复盖其四周是随着摆菌棒、木棒同时进行,对菌棒菌索嫩芽要及时用湿锯沫或湿稻壳复盖,以免菌索嫩芽干燥。10月份树木落叶以后,砍伐新棒育菌最好,发出的菌索最为旺盛。此法是少用种菌棒,从木棒一头接菌,早接菌培育短菌棒,短菌棒截头发出菌索密集旺盛,用2至5公分粗木棒育菌不仅节省-->木材,用其布置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木楞式菌床菌索密度大。3.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栽培天麻菌床。目前栽培天麻菌床密环菌菌索不密集,不能高密度栽培天麻;天麻不易接菌;接菌晚;种麻增重率、天麻单位面积产量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栽培天麻的丰产菌床。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选排水良好,平整的地方,将新鲜的短木棒和一端接菌发出0.5-1公分菌索嫩芽的短菌棒,间隔直立式、斜立式多行排列,菌棒菌索嫩芽一端朝上,排列长度不限,宽30公分为宜,以利透气,用煮沸1小时的锯沫或稻壳,填塞各棒之间及覆盖其四周1公分厚布置菌床,利用菌棒一端发出菌索栽培天麻。用锯沫或稻壳填塞及覆盖,是随着摆菌棒、木棒同时进行的,对菌索嫩芽要及时用湿锯沫或湿稻壳覆盖,防止菌索嫩芽干燥。菌棒要装在水桶内用湿布覆盖,随用随取,天气干燥可在菌棒上喷水增加湿度。菌床布置完要马上栽培天麻,用覆盖料盖好菌床,以免菌床失水干燥。菌棒与新鲜木棒直径2-5公分、长12公分为宜。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优点:由于所选菌棒是一端接菌、发出菌索的菌棒,其可随着天麻生长营养需求,菌棒内菌基逐渐向另一端发展菌索长时间旺盛,还具有菌床菌索密集,天麻容易接菌,早接菌,可高密度栽培天麻,种麻增重率和天麻单位面积产量高。相应的省地方,省填充料和覆盖料。由于依靠菌棒一端发出菌索、栽培天麻,对菌棒利用上或多或少存在浪费。但是考虑,培育一端接菌发出菌索的菌棒时已省了大量菌棒,而且木棒价格便宜,天麻价格高,多用点菌棒天麻高产是合算的。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下种天麻、中间管理、天麻收获均都方便,以-->及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诸多优点,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是可取的。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应用天麻无性繁殖:天麻种栽生长点朝上,放在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菌索嫩芽相对位置,在菌床上可横放全身长出菌索嫩芽的菌棒,增加菌床菌索密度,用腐殖土将天麻种栽大部份盖上,再用抖落掉1/3腐殖土的草皮子复盖菌床,上面10公分,四个侧面上部5公分,下部稍厚点保持斜坡。无草皮子可用体积计量的一份无污染树叶,2份锯沫,一份腐殖土混合料代替。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春天栽培天麻秋天可丰收天麻。栽培2.5克以下天麻用2-3公分粗菌棒、木棒布置菌床,菌索密集有利天麻接菌。天麻在10-27℃时可以生长,20-25℃时生长最快,适宜湿度为50%。天麻下种量天麻下种量取决于天麻品种增殖倍数;生长期长短;培育菌棒用材的树种;菌棒粗细、优劣;以及菌床的布置形式而定。(天麻箱栽技术)的双层天麻栽培,种麻占有菌棒量经推算是:20-30克重的一个种麻占有菌棒3.75-4.5公分长;10-20克重的一个种麻占有菌棒2.5-3.75公分长;2.5-10克重的一个种麻占有菌棒0.9-2.5公分长。陕西省宁强县天麻研究所的(天麻丰产栽培一讲义)中,栽培增殖倍数高的陕西天麻,每个种麻占有菌棒长10公分左右。根据经验在长白山林区,用冬季培育的嫩柞木、榛材优质菌棒布置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吉林天麻下种量如下:10×6公分下种20-30克重天麻种栽1个;10×6公分下种10-19克重天麻种栽1-1.5个;10×5公分下种2.5-9克重天麻种栽1.5-3个;10×5公分下种0.2-2.4克重天麻种栽3-10个。-->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天麻下种单个种栽占有菌棒量大;下种天麻种栽密度大。而且菌床上还补加菌棒,加在菌床上的菌棒按5公分、6公分宽在菌床上排开成行,然后在这个菌棒行之间按10公分间距下种天麻较方便。此菌床如下种10克以上麻种每平方米可产鲜天麻10公斤以上。应用举例:如10×6公分下种10-19克重天麻种栽1-1.5个,是在菌床10×6公分的面积上,19克重的种栽下种1个;10克重的种栽下种1.5个;15-19克重的种栽可下种1个;10-15克重的种栽下种1.5个,用这样表示天麻下种量较准确。如按重量表示为:10×6公分下种10-19克重天麻种栽15-19克。立式多行排列树叶菌床天麻种子播种:在早春3月用木箱在室内布置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宽不超过30公分为宜,以利菌床透气。在菌床上复盖3公分厚无污染浸湿的青杠树落叶,用草皮子复盖树叶5公分厚,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6至7月天麻种子成熟时,把草皮子取下,菌床上树叶取出2公分厚,留1公分厚,将天麻种子播在菌床树叶上,复盖1公分取出的树叶,再播一层天麻种子,将取出的树叶全部复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套天麻栽培技术由八项专利技术组成。本专利技术密环菌棒发菌检验法特征是:将密环菌棒浸湿、洗净置于室内、容器内、洞内、沟内、窖内、塑料棚内,或用塑料膜复盖,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使密环菌棒在半月内大部分发出菌索嫩芽,根据菌索嫩芽情况准确识别密环菌棒 优劣,使有杂菌的菌棒杂菌萌发以发现,以保证用优质密环菌棒栽培天麻和培育新菌棒。

【技术特征摘要】
一套天麻栽培技术由八项发明组成。1、本发明密环菌棒发菌检验法特征是:将密环菌棒浸湿、洗净置于室内、容器内、洞内、沟内、窖内、塑料棚内,或用塑料膜复盖,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使密环菌棒在半月内大部分发出菌索嫩芽,根据菌索嫩芽情况准确识别密环菌棒优劣,使有杂菌的菌棒杂菌萌发以发现,以保证用优质密环菌棒栽培天麻和培育新菌棒。2、本发明培育密环菌棒法特征是:培育出优质密环菌棒供栽培天麻应用,本法全部用新鲜短木棒培育菌棒,少用种菌棒,主要是用新棒从一头接菌,种用菌棒发出菌索嫩芽能使新棒早接菌,所培育出的短菌棒截头发出菌索特别旺盛。此法是将两端发出菌索嫩芽的短菌棒和新鲜短木棒间隔排列,布置成目前的育菌床,在这菌床木棒纵向前后各摆一新鲜短木棒木楞,使这两个木楞木棒截头和菌床菌棒、木棒截头相对使之从一端接菌,布置育菌床,又法是将全身发出菌索嫩芽的菌棒横放在中间,在这菌棒横向两边垂直放置新鲜短木棒使新棒从一端接菌,布置菌床,菌棒和木棒直径2-5公分,长12公分为宜。3、本发明立式多行排列式菌床特征是:用一端接菌发出菌索嫩芽的短菌棒,发出菌索嫩芽一端朝上直立式或斜立式多行排列,用填充料填塞各棒之间及复盖其四周布置菌床,主要利用短菌棒一端截头发出菌索供菌栽培天麻。菌棒直径2-5公分,长12公分为宜。4、本发明木楞式菌床特征是:用一端和两端发出菌索嫩芽的短菌棒摆成木楞状,用填充料填塞各棒之间及复盖其四周布置菌床,主要利用短菌棒两侧截头发出菌索供菌栽培天麻。5、本发明杂菌预防法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喜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