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78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侧安装有竖杆,竖杆的顶端安装有把手,滑槽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卡扣结构,滑槽的底端安装有底横杆,箱体的一端顶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侧板,侧板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杆,箱体定位另一侧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主板,主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旋转轴,侧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支撑结构,主板的内侧安装有支架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折叠的办公桌体,在折叠后可形成为行李箱结构的矩形形状,所设计的内收纳直柜和抽屉可方便放置少量办公用品,能够方便使用者携带,展开后直接使用。展开后直接使用。展开后直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折叠桌是可具有折叠功能的桌子,折叠桌一般是钢木结构,在折叠后能够大量缩小所占用的空间,能够方便使用者的收纳,而折叠后的桌子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更方便使用者直接移动,能够近距离的摆放至需要的位置。
[0003]但是,现有的折叠桌通常为平面折叠,较常使用的亦为餐桌等,采用的一般是结构简单的机械结构,对于需要办公的桌体在如今的市场中使用较少,大部分的办公折叠桌体又因为自身的折叠效果原因,其机械结构较为复杂、精密,因此在损坏后不易自行检修和维护,同时办公折叠桌体由于为了减轻重量,过于满足自身的折叠效果,仅形成了桌面结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收纳一部分的办公用品和办公资料,因此失去了办公桌折叠的目的,特别是需要进行长远距离的携带时,现有的办公折叠桌通常也无法满足折叠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滑槽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卡扣结构,所述滑槽的底端安装有底横杆,所述箱体的一端顶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箱体定位另一侧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旋转轴,所述侧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支撑结构,所述主板的内侧安装有支架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箱体的底端安装有滚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和箱体通过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设置于侧板的四角处,所述主板和箱体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主板截面为倒U型结构设置,所述竖杆和滑槽为滑动连接,且竖杆分别贯穿滑槽和固定卡扣结构,其竖杆中部裸露至固定卡扣结构内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扣结构表面设置有固定框,其固定框为矩形结构设置,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扣槽,所述扣槽的一端安装有卡扣板,所述卡扣板的底端安装有U型弹簧,所述U型弹簧为对称结构,其顶端为凸型结构设置,所述卡扣板表面一端设置有搭接孔,其扣槽和卡扣板通过搭接孔固定卡扣连接,所述搭接孔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孔,其竖杆通过贯穿孔贯穿卡扣板,且贯穿孔的直径比竖杆的直径长1CM,所述贯穿孔的一侧设置有凸舌,且凸舌伸出至固定卡扣结构外侧,其凸舌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结构包含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和主板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的旋转幅度为120度,所述折叠板的内侧一端安装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的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底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安装有底卡杆,所述底卡杆的底端两侧安装有支脚,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卡杆和折叠板通过支脚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底卡杆为L型设置,所述伸缩弹簧分别与固定横杆和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状分别与伸缩弹簧、拉杆和底卡杆为对应设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含有支撑杆和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于主板的侧边内壁,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动轴,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动轴,所述支撑杆和滑轨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折叠板通过第二活动轴为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结构部件相同,用于侧板和箱体之间的支撑。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底端底侧设置磁条,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表面底端设置有金属槽,所述磁条和金属槽为对应设置,所述箱体的一侧底端安装有直柜,所述直柜的顶端设置有抽屉,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四角设置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和螺纹杆为对应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折叠的办公桌体,在折叠后可形成为行李箱结构的矩形形状,所设计的内收纳直柜和抽屉可方便放置少量办公用品,能够方便使用者携带,展开后直接使用,底部所设置的滑轮也可简便的在地面上拖动,对于如基层下乡法庭以及施工工地临时办公等具有更方便携带的实用性。
[0015]2:本专利技术经由展开后的结构,可能够根据目标现场的需求调节桌体的高度,更方便使用者在目的地的高矮调节。
[0016]3: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连接结构均为简单的机械连接结构,没有复杂和精密的连接,因此在日常的维护和维修时,在损坏时易可通过简单的工具进行维修,而维修时则仅为表面板状的维修以及支撑部分的维修,其收纳部分的功能依旧能够自由使用,能够保证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卡扣结构剖面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U型弹簧结构俯视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卡扣板结构俯视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展开结构整体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板结构后视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支撑结构侧视图;
[0026]图中:1、箱体;101、滑槽;102、竖杆;103、把手;104、底横杆;105、第一旋转轴;106、第二旋转轴;107、金属槽;108、直柜;109、抽屉;110、螺纹槽;2、固定卡扣结构;201、固定框;202、扣槽;203、卡扣板;204、U型弹簧;205、搭接孔;206、贯穿孔;207、凸舌;208、橡胶套;3、侧板;301、螺纹杆;4、主板;401、第三旋转轴;402、磁条;5、第一支撑结构;6、支架结构;601、折叠板;602、固定横杆;603、第一凹槽;604、伸缩弹簧;605、拉杆;606、支脚;607、第二凹槽;608、底卡杆;7、第二支撑结构;701、支撑杆;702、滑轨;703、限位槽;704、第二活动轴;705、第一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内侧安装有竖杆102,所述竖杆102的顶端安装有把手103,所述滑槽1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内侧安装有竖杆(102),所述竖杆(102)的顶端安装有把手(103),所述滑槽(101)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卡扣结构(2),所述滑槽(101)的底端安装有底横杆(104),所述箱体(1)的一端顶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105),所述第一旋转轴(105)的一端安装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杆(301),所述箱体(1)定位另一侧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轴(106),所述第二旋转轴(106)的一端安装有主板(4),所述主板(4)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旋转轴(401),所述侧板(3)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支撑结构(5),所述主板(4)的内侧安装有支架结构(6)和第二支撑结构(7),所述箱体(1)的底端安装有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和箱体(1)通过第一旋转轴(105)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1)设置于侧板(3)的四角处,所述主板(4)和箱体(1)通过第二旋转轴(106)转动连接,所述主板(4)截面为倒U型结构设置,所述竖杆(102)和滑槽(101)为滑动连接,且竖杆(102)分别贯穿滑槽(101)和固定卡扣结构(2),其竖杆(102)中部裸露至固定卡扣结构(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多功能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结构(2)表面设置有固定框(201),其固定框(201)为矩形结构设置,所述固定框(20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扣槽(202),所述扣槽(202)的一端安装有卡扣板(203),所述卡扣板(203)的底端安装有U型弹簧(204),所述U型弹簧(204)为对称结构,其顶端为凸型结构设置,所述卡扣板(203)表面一端设置有搭接孔(205),其扣槽(202)和卡扣板(203)通过搭接孔(205)固定卡扣连接,所述搭接孔(205)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孔(206),其竖杆(102)通过贯穿孔(206)贯穿卡扣板(203),且贯穿孔(206)的直径比竖杆(102)的直径长1CM,所述贯穿孔(206)的一侧设置有凸舌(207),且凸舌(207)伸出至固定卡扣结构(2)外侧,其凸舌(207)表面套接有橡胶套(208)。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娉
申请(专利权)人:郑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