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734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及其制备方法,共混胶由以下原料制成:氟橡胶50~80份,硅橡胶预混胶75~20份,补强填充剂10~40份,硫化剂1~4份,助交联剂1~4份,硅烷偶联剂1~4份,增容剂1~5份,加工助剂0.5~2份,结构化控制剂1~6份。通过自制的增容剂与改善加工工艺,提高了氟橡胶与硅橡胶的相容性,通过相容剂连接两相,使停放过程中未硫化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相分离。通过制作硅橡胶预混胶使硅橡胶与氟橡胶门尼粘度接近,改善了加工过程中氟橡胶与硅橡胶的共混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具备耐油、耐高低温、耐化学介质、摩擦系数低等优点。摩擦系数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氟橡胶/硅橡胶相容性。

技术介绍

[0002]在油密封领域,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民用汽车、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其耐高温与耐油的要求。而氟橡胶有着优异的耐高温、耐油、耐溶剂与化学腐蚀性能,但是在耐低温性能上有着严重的不足。硅橡胶具备优异的耐高低温、电气性能,但不耐非极性油。氟硅胶兼具氟橡胶与硅橡胶的部分性能,但是其价格昂贵。因此开发出一种氟橡胶/硅橡胶并用胶用来替代氟硅胶。但由于氟橡胶与硅橡胶极性不同,在共混时不相容很容易出现相分离;且两者门尼粘度相差巨大,在共混时很难加工。所以开发出一种氟橡胶与硅橡胶共混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氟橡胶/硅橡胶相容性,获得了一种耐高低温、耐油、耐磨的氟橡胶/硅橡胶并用胶。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氟橡胶/硅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原料制成:氟橡胶50~80份,硅橡胶预混胶75~20份,补强填充剂10~40份,硫化剂1~4份,助交联剂1~4份,硅烷偶联剂1~4份,增容剂1~5份,加工助剂0.5~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橡胶预混胶由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原料制成:硅橡胶100份,白炭黑30~75份,结构化控制剂3~7.5份,硅烷偶联剂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容剂由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原料制成:50份氟橡胶,50份硅橡胶,1~3份硫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橡胶是三元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填充剂为沉淀法白炭黑、气相法白炭黑、硅藻土、硅酸钙、硫酸钡、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双二五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交联剂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双



(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治黄琪伟黄伟杨秋萍张明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