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频可变式发声方法及自适应可变基频式电子人工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人工喉,特别是基频可变式发声方法及自适应可变基频式电子人工喉。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疾病、外伤等原因,许多人不得不接受喉头切除术,从而导致术后患者的喉部被移除,声带受损或缺失,失去了发声功能。目前对喉头切除术患者的言语康复手段分为食管语音、食管
‑
气管语音及电子人工喉语音三种。其中食管语音学习困难,发音短暂不连续,响度较低;食管
‑
气管语音则需要二次手术,价格昂贵,维护困难,两者均难以被患者接受。而电子人工喉语音相比前两者具有发音连贯,声音洪亮,学习简单等优点,是目前最流行的言语发声类康复辅具。
[0003]但目前的电子人工喉语音仍存在基频单一,语音机械,辐射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对于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患者而言,由于电子人工喉无法发出具有汉语声调的语音,使患者通过电子人工喉语音正确表达思想受到了巨大的阻碍,限制了电子人工喉的应用。虽然随着对电子人工喉的研究,有大量研究提出使用手指压力、表面肌电、气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频可变式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
收集使用者的生理信号并进行分析,获得该生理信号中的语速信息;
②
根据语音的语速信息生成基础正弦信号和语速相关正弦信号;
③
将基础正弦信号和语速相关正弦信号进行频率调制,得到驱动信号;
④
将驱动信号经放大后驱动微型电
‑
力转换系统工作,生成基频变化的语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频可变式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①
中的生理信号包括使用者的语音信号,通过语音分割算法计算语音信号中前后两个音的间隔形成语速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频可变式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①
中的生理信号包括使用者两颊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提取表面肌电信号的平均峰值间隔形成语速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频可变式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②
中语速相关正弦信号的频率为语速的0.5倍,所述基础正弦信号的频率为60~80Hz。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频可变式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③
中频率调制方法具体是将基础正弦信号和语速相关正弦信号相乘,生成驱动信号。6.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频可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马英楠,高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