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aBiF4上转换纳米粒子的ECL生物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器
;用于致病细菌检测的ECL生物传感器具体涉及NaBiF4:Yb
3+
/Er
3+
UCNPs的制备,ECL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大肠杆菌O157:H7的ECL检测。
技术介绍
[0002]食源性病原体污染食物和饮用水,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为了快速应对由食源性或水源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暴发,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在任何地方快速廉价地检测病原体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实际样品中细菌浓度低,许多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需要细菌培养和富集步骤,预处理时间超过18小时。诸如聚合酶链反应(PCR),表面等离振子共振(SPR),免疫分析等现代检测方法要快得多,但是,这些方法要么需要昂贵的设备,要么不够灵敏,这严重限制了它们在现场的应用。
[0003]电致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受电极电位控制的电化学发光反应,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信噪比低,易于控制的优点。它被广泛用于药物和食品分析,临床诊断,环境污染物监测,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致病细菌检测的ECL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制备和检测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步骤一、用1.0、0.3和0.05μm的氧化铝浆料对裸露的玻碳电极进行连续抛光,使其表面光滑,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步骤二、在1mmol L
‑1K3[Fe(CN)6](包括0.2mol L
‑1KNO3)中测试循环伏安法,直到峰电位差小于80mV;步骤三、将10μL的UCNPs溶液(0.1
‑
1.0mg mL
‑1)滴加到GCE电极的表面上,并在室温下干燥后获得UCNPs修饰的电极(UCNPs/GCE);步骤四、将10μL金纳米颗粒溶液滴在UCNPs/GCE的表面上,室温干燥后,在表面再滴加10μL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10μg
·
mL
‑1)并于4℃孵育过夜;步骤五、用PBS洗涤后,将抗体修饰的电极与BSA溶液(1%,w/w)孵育1小时以封闭非特异性位点。然后将准备好的免疫传感器存储在4℃以便进一步使用;步骤六、将10μL的O157:H7大肠杆菌悬浮液(浓度范围从0到500000CFU ml
‑1)分别与准备好的生物传感器在37℃下孵育15
‑
60分钟,以将细菌固定在免疫传感器的表面;步骤七、用PBS溶液仔细冲洗以除去未捕获的细菌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青,吕星星,赵超越,黄金美,郭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