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雄专利>正文

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56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涉及中频炉感应器铜管修复技术领域。该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该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通过连杆以及螺杆等一系列的传动结构,使得使用者通过手摇把手就能够有效的控制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将需要修复的铜管整体进行固定,在固定的同时夹板能够有效的对铜管表面烧穿创口进行修复,利用夹持的压力使其表面平整,且固定后对铜管表面创伤进行修复时可以解放双手。创伤进行修复时可以解放双手。创伤进行修复时可以解放双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频炉感应器铜管修复
,具体为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频炉全称中频感应电炉,其工作频率在50至2000Hz之间,广泛用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熔炼,感应器铜管是中频炉中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但是由于高温熔炼,所以感应器铜管经常容易损坏,而在对其进行表面创伤修复时还存在以下缺陷:一、目前常见的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的方法就是通过人工手持,再利用专业修复工具将其表面进行修复,这种方式需要人员手持,工作起来十分不便;二、感应器铜管的损坏方式大多都是高温灼烧导致其表面烧穿的创伤,传统修复方式虽然能够对其表面创伤进行修复,但是烧穿后的表面畸形无法有效的处理。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通过连杆以及螺杆等一系列的传动结构,使得使用者通过手摇把手就能够有效的控制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将需要修复的铜管整体进行固定,在固定的同时夹板能够有效的对铜管表面烧穿创口进行修复,利用夹持的压力使其表面平整,且固定后对铜管表面创伤进行修复时可以解放双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安装槽、夹板、抽板、推块、修复通孔、限位孔、限位块、限位杆、连接杆、调节把手、高强度复位弹簧、固定架、伸缩套管、伸缩管、滑动块、活动支柱、固定板、螺杆、手摇把手。
[0005]其中:
[0006]所述固定安装座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两端均滑动安装有抽板,所述抽板顶部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推块,所述夹板表面的两端开设有修复通孔,所述修复通孔之间的夹板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孔相互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夹持部件外部且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内部靠近调节把手处固定安装有高强度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转动安装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伸缩管,所述固定架表面的右端活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动支柱,且活动支柱的另一端与伸缩管的表面转动安装,所述滑动块右侧的固定架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手摇把手。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均为半圆环状,且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均通过铰接轴与固定安装座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修复通孔的位置与抽板的位置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置有五个。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与高强度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伸缩管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伸缩管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分别与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侧面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左侧延伸至滑动块的内部且通过轴承部件与滑动块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有固定安装座、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安装槽、夹板、限位孔、限位块、固定架、伸缩套管、伸缩管、滑动块、活动支柱、固定板、螺杆、手摇把手这些结构,使得本专利技术使用前将需要表面修复的感应器铜管取出,此时将夹板装配在安装槽的内部,然后将感应器筒放置在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之间,然后通过手摇把手传动螺杆,螺杆转动并带动滑动块向左移动,此时活动支柱在滑动块的带动下逐渐张开,活动支柱张开的过程中带动伸缩管伸缩,并推动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逐渐合拢,最终通过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的配合将需要维修的感应器铜管紧固夹持,且在对铜管整体进行固定的同时实现了对铜管表面进行平整的效果。
[0015]2、该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有固定安装座、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安装槽、夹板、抽板、推块、修复通孔、限位孔、限位块、限位杆、连接杆、调节把手、高强度复位弹簧这些结构,对感应器铜管紧固夹持后,使用者通过推块抽出抽板,此时,使用者通过修复通孔寻找和定位铜管的表面创伤,并通过专业维修工具对其进行表面修复,而在表面创伤位置与修复通孔位置不对应时,使用者通过手摇把手稍微松动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进行轻微的调节即可,整体使得使用者在对铜管表面创伤进行修复时可以解放双手,无需人工手持固定,使得铜管表面修复更加方便,修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夹持部件俯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抽板展开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4]图中:1、固定安装座;2、第一夹持部件;3、第二夹持部件;4、安装槽;5、夹板;6、抽板;7、推块;8、修复通孔;9、限位孔;10、限位块;11、限位杆;12、连接杆;13、调节把手;14、高强度复位弹簧;15、固定架;16、伸缩套管;17、伸缩管;18、滑动块;19、活动支柱;20、固定板;21、螺杆;22、手摇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该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的实施例如下:
[0027]请参阅图1

8,包括固定安装座1、第一夹持部件2、第二夹持部件3、安装槽4、夹板5、抽板6、推块7、修复通孔8、限位孔9、限位块10、限位杆11、连接杆12、调节把手13、高强度复位弹簧14、固定架15、伸缩套管16、伸缩管17、滑动块18、活动支柱19、固定板20、螺杆21、手摇把手22。
[0028]其中:
[0029]固定安装座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均为半圆环状,且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的一端均通过铰接轴与固定安装座1转动连接,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的表面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器铜管表面创伤修复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所述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5),所述夹板(5)的两端均滑动安装有抽板(6),所述抽板(6)顶部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推块(7),所述夹板(5)表面的两端开设有修复通孔(8),所述修复通孔(8)之间的夹板(5)表面开设有限位孔(9),所述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孔(9)相互配合的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之间固定有连接杆(12),所述限位杆(1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夹持部件(3)外部且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13),所述第一夹持部件(2)和第二夹持部件(3)的内部靠近调节把手(13)处固定安装有高强度复位弹簧(14),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转动安装有伸缩套管(16),所述伸缩套管(1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伸缩管(17),所述固定架(15)表面的右端活动安装有滑动块(18),所述滑动块(18)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动支柱(19),且活动支柱(19)的另一端与伸缩管(17)的表面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雄
申请(专利权)人:朱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