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机构组合式转炉挡渣出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44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炉挡渣出钢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机构组合式转炉挡渣出钢装置,包括转炉主体,所述转炉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口,第一过滤口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转炉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转炉主体内并与第一过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转炉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过滤板的转动对钢渣和钢水进行分离,对钢渣进行阻挡,通过对挡块的往复移动对第一过滤板上阻挡后的钢渣进行清理,清理效率高,通过对第二过滤板的振动对钢水进行过滤,提高了钢水的质量,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机构组合式转炉挡渣出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挡渣出钢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双机构组合式转炉挡渣出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用户对钢材的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生产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优钢产品成为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转炉炼钢中会产生钢渣,这些钢渣是有害的直接影响了钢水的质量,如何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降低渣量是提高钢水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0003]目前出钢时的下渣包括三部分:前期渣、过程渣和后期渣。现国内外转炉出钢广泛采用的挡渣方法是挡前期渣采用挡渣帽,挡后期渣采用挡渣球、挡渣塞(挡渣镖)。
[0004]此外气动挡渣和红外下渣检测方法也开始逐渐在转炉出钢下渣控制中得到应用,但这些挡渣方法均不能实现对转炉出钢前、后期过程挡渣,特别是对前期渣几乎不能控制,钢渣的带入,直接影响了钢水质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挡渣方法均不能实现对转炉出钢前、后期过程挡渣,特别是对前期渣几乎不能控制,钢渣的带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机构组合式转炉挡渣出钢装置,包括转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板(2),第一固定板(2)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口(3),第一过滤口(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4),转炉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5),转动孔(5)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底端延伸至转炉主体(1)内并与第一过滤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转炉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7),且转动杆(6)的顶端延伸至转炉主体(1)的上方并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炉主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8),移动槽(8)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9),移动板(9)上开设有限位孔(10),限位孔(10)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1),且限位杆(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8)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9)上转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转动板(12),转动板(12)远离移动板(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料板(13),推料板(13)远离转动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料块(14),推料板(13)上开设有固定孔(15),固定孔(15)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6),且固定杆(16)的一端延伸至推料板(13)的外侧并与转炉主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转炉主体(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7),连接槽(17)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8),且往复丝杆(18)的一端贯穿移动板(9)并与移动板(9)螺纹连接,往复丝杆(18)的另一端延伸至移动板(9)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挡板(19),转炉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收集口(20),且收集口(20)与推料块(14)相适配,转炉主体(1)的一侧铰接有收集盖(21),且收集盖(21)与收集口(20)密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机构组合式转炉挡渣出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位于第一固定板(2)下方的第二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2)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口(23),第二过滤口(2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4),第二过滤口(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挤压板(25),两个挤压板(2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6),两个复位弹簧(26)的底端均与第二过滤板(24)的顶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蓉梁海波马超王亚宋斌余彬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瑞恒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