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控制的防泡水反绳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部件安装及保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制的防泡水反绳轮。
技术介绍
[0002]现时垂直电梯主机放置于底坑时,主机泡水后维修成本高,周期长,故改造时将主机上置于井道顶部,由于布置需要,反绳轮将放置于原主机位置,故反绳轮将面临泡水后轴承进水进沙生锈等风险。现市场上应用的反绳轮都为不能防泡水的结构,应用于电梯的轴承也没有相应的防泡水轴承,而如果使用封闭良好的轴承,虽然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沙石进入轴承,但成本较高,且内部一旦进水生锈极难处理,缩短了轴承使用寿命,将增加保养的难度及成本。
[0003]如果在反绳轮两侧仅设置多组防水部件相互压合的防水装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密封防水功能,但由于缺乏控制装置,这种压紧密封状态不可切换,在无泡水、电梯运行时,随反绳轮转动的防水部件与固定于轴上的防水部件相互摩擦导致部件易磨损,且此种压紧密封状态不可控制切换的防泡水反绳轮仅适用于一些低速运行的垂直电梯,而不适于运行速度较高、使用频繁的电梯,且在泡水水位较高时,由于水压大,密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的防泡水反绳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绳轮本体,包括反绳轮、轴和轴承,所述反绳轮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轴上,所述轴两端固定于反绳轮安装座上;防水装置,设于反绳轮两侧,每一防水装置包括过盈配合环设于轴上、且抵接于轴承定位件外侧的第一弹性防水组件,及间隙配合环设于轴上并密封固定于反绳轮安装孔的孔口外侧壁的第二弹性防水组件,所述第一弹性防水组件位于反绳轮安装孔内且沿反绳轮安装孔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至孔外、与第二弹性防水组件之间环轴向轻微触接或有细微间隙;推压机构,固定于反绳轮安装座且位于第二弹性防水组件外侧,可推动第二弹性防水组件压紧于第一弹性防水组件;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推压机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控制的防泡水反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防水组件包括第一弹性防水圈和第一弹性防水圈加强挡板,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圈加强挡板适配环设于轴上并抵接于轴承定位件外侧,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圈过盈配合环设于轴上、并抵接于第一弹性防水圈加强挡板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控制的防泡水反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防水组件包括相互密接、并固定于反绳轮安装孔的孔口外侧壁的第二弹性防水圈和弹性挡圈,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防水圈与反绳轮安装孔的孔口外侧壁适配密接,所述弹性挡圈间隙配合环设于轴上并密接于第二弹性防水圈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圈与弹性挡圈之间环轴向轻微触接或有细微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控制的防泡水反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防水组件还包括压设于弹性挡圈外侧的第二弹性防水圈压紧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控制的防泡水反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机构包括间隙配合环设于轴上、并固定于可伸缩机构一端的压圈,所述可伸缩机构向靠近反绳轮方向伸展时带动压圈压紧于弹性挡圈外侧、使弹性挡圈与第一弹性防水圈紧密接触,所述压圈的外径小于反绳轮安装孔孔径、且所述弹性挡圈与第一弹性防水圈的压紧接触面位于该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亨,郭琼燕,苏叙豪,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