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37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控制滑杆、光电传感控制模块、导料管、下料管、负压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下料控制滑杆包括固定杆体以及滑动杆体;所述光电传感控制模块包括发光器、光电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电连接的继电器、衔铁以及电磁铁;所述负压发生器通过带负压控制阀的负压管与导料管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光电传感控制模块、负压发生器、和负压控制阀电连接。采用本申请的下料装置,不仅提高了下料的顺畅性和连续性,而且提高了铝电解槽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整个下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力成本,也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风险。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风险。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电解
,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铝电解工业生产中,要将氧化铝加入到铝电解槽内,通入直流电进行电解,在阴极生成铝液,通过真空抬包将铝液吸出,在阳极生成碳氧气体化合物,炭阳极参与反应,因此需要定期更换阳极。整个过程中氧化铝的均匀连续下料对电解铝生产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普遍采用的铝电解下料装置为打壳下料装置,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通过物理打击在电解质结壳表面产生不规则下料口,以便使氧化铝料箱中的氧化铝粉通过该下料口加入到铝电解槽内,而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经该下料口溢出,在电解槽阳极之间的中缝处打通电解质结壳面后形成的下料口又称“火眼”。
[0004]物理打击的方式有着许多缺陷,比如打击深度较深、锤头频繁进出电解质熔体时,锤头会粘结电解质而长包,进而无法击破结壳,导致下料受阻;打击深度较浅时,则无法击破结壳,同样导致下料受阻;此外,破壳火眼不规则,大小不一,不仅导致进料不平稳,而且加快了阳极极化;
[0005]目前,为了保证铝电解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企业大多通过生产工人人工作业来定期对打壳装置和下料口进行维护,保证下料口形状规整和下料畅通,这些作业内容包括:
[0006](1)采用钢钎侧部击打的方式,清理打壳锤头粘结长包,使打壳锤头恢复击打功能;
[0007](2)采用补充填料方式,规整下料口形状,防止火眼下料口扩大而造成电解槽散热增加和阳极炭块氧化;
[0008](3)采用钢钎捅击方式,疏通堵塞的下料口,保证下料口畅通。
[0009]在实际铝电解过程中,这些人工作业有着高频率、高强度和高风险的特点,其中高风险主要来自高温作业和钢钎捅击过程中发生的烟雾溢出和电解质溅射。对工人健康危害极大。于生产而言,同样极大的影响了铝电解槽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破坏电解槽的稳定性。因此,提出一种新的下料系统和方法来推动上述问题的解决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铝电解下料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提供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用来替代传统的打壳下料方式,以便提高下料的顺畅性和连续性,同时,提高铝电解槽的稳定性。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12]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控制滑杆、光电传感控制模块、导料管、下料管、负压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下料控制滑杆包括分布在两侧且倾斜布置的固定杆体以及与固定杆体滑动配合的滑动杆体,两侧固定杆体的底部之间
形成下料间隙;所述光电传感控制模块包括分别正对安装在两侧固定杆体上的发光器和光电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电连接的继电器、安装在滑动杆体顶部的衔铁以及与衔铁配合使用的电磁铁,所述继电器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导料管的顶部与下料间隙连通,底部与下料管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通过负压管与导料管一侧侧壁连通,所述负压管上设置有负压控制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光电传感控制模块、负压发生器和负压控制阀电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导料管的侧壁还设置有带气压平衡阀的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固定杆体的底部设置有T型滑轨,所述滑动杆体的顶部开设有与T型滑轨滑动配合的T型滑槽。
[0015]进一步,所述滑动杆体的顶面形成斜坡面。
[0016]进一步,所述负压管和气压平衡管均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45
°‑
60
°

[0017]进一步,所述负压控制阀、气压平衡阀、导料管和下料管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或者在表面喷涂有耐高温涂层。
[0018]进一步,所述下料管由氮化硼制成,下端距离电解质距离为5

30mm。
[0019]进一步,所述固定杆体的倾斜角度为30
°‑
45
°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通过导料管和下料管构造孔径稳定的下料通道,氧化铝原料经下料通道直接落入熔融电解质中,相比锤击形成下料口的情况,不仅解决了下料口尺寸不一、进料不稳定的问题;而且也避免了后续打壳锤头维修和人工清理等费用,同时,避免了装置的损耗。
[0022](2)通过负压发生器,按照一定的频率,使下料通道内产生一定强度的负压,利用压差,破坏与下料通道对应位置的电解质表面结壳的化学平衡,影响氧化铝在该局部电解质表面的交联行为,从而避免了下料通道的底部因结壳而堵塞,保证了下料过程的通畅性。
[0023](3)下料通道的进料与否通过下料控制滑杆的开合控制,下料控制滑杆的开合通过光电传感控制模块控制,光电传感控制模块、负压发生器、负压控制阀和气压平衡阀通过控制器协同控制,大大提高了整个下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力成本,也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风险。
[0024](4)通过改变下料通道的长度、倾斜角度等,能调整下料速度,有利于适应不同规格电解槽的需要。
[0025](5)通过调节负压发生器的功率,可以适应不同产量对负压的需求,可以多个下料装置共用一个负压发生器,进料时,关闭负压发生器和负压控制阀,打开空气平衡阀,提高进料速度。未进料时,关毕气压平衡阀,下料通道内形成一个闭合的热循环系统,可以减少下料火眼处的热散失,从而提升铝电解槽炉膛熔池内的热平衡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铝电解槽的电流效率。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下料控制滑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9]图3是下料控制滑杆与阳极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30]图4是一种下料控制滑杆的打开示意图;
[0031]图5是另一种下料控制滑杆的打开示意图。
[0032]图中:1

发光器,2

光电传感器,3

继电器,4

下料控制滑杆,401

固定杆体,402

滑动杆体,403

滑轨,5

衔铁,6

电磁铁,7

下料管,8

导料管,9

阳极,10

电解质,11

覆盖料,12

负压发生器,13

气压平衡阀,14

负压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控制滑杆、光电传感控制模块、导料管、下料管、负压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下料控制滑杆包括分布在两侧且倾斜布置的固定杆体以及与固定杆体滑动配合的滑动杆体,两侧固定杆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下料间隙;所述光电传感控制模块包括分别正对安装在两侧固定杆体上的发光器和光电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电连接的继电器、安装在滑动杆体顶部的衔铁以及与衔铁配合使用的电磁铁,所述继电器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导料管的顶部与下料间隙连通,底部与下料管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通过负压管与导料管一侧侧壁连通,所述负压管上设置有负压控制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光电传感控制模块、负压发生器和负压控制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的侧壁还设置有带气压平衡阀的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阀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负压破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体的底部设置有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亮陈灿张行涛李劼于心岩李家琦孙珂娜陈千
申请(专利权)人:邹平县宏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