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欠压指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377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欠压指示系统,包括电压偏置电路、带隙基准电路、启动电路和欠压指示电路;欠压指示电路通过第二启动电压输出信号端,采集启动电路的第二启动电压输出信号,输出欠压指示输出信号;其中,欠压指示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后级电路正常工作,欠压指示输出信号从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时,关断后级电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复用启动电路,实现带隙基准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的欠压指示功能,并保护后级电路,且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复杂度低。设计复杂度低。设计复杂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欠压指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欠压指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压基准电路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模块,为集成电路中其他模块提供参考电压。带隙基准电路因其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点,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压基准电路。
[0003]在集成电路中,带隙基准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往往用于为电路的其他模块提供电压基准,保证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但是,若带隙基准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自身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则无法实现正确的功能,也就无法提供正确的电压基准,进而使用参考电压的后级电路也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欠压指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隙基准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电压基准,进而使用参考电压的后级电路也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欠压指示系统,包括电压偏置电路、带隙基准电路、启动电路和欠压指示电路;
[0006]所述电压偏置电路包括偏置电压输入信号端和偏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欠压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偏置电路、带隙基准电路、启动电路和欠压指示电路;所述电压偏置电路包括偏置电压输入信号端和偏置电压输出信号端;所述带隙基准电路包括第一基准电压输入信号端、第二基准电压输入信号端、基准电压输出信号端和参考电压输出信号端;所述启动电路包括启动电压输入信号端、第一启动电压输出信号端、第二启动电压输出信号端;所述欠压指示电路包括欠压指示输入信号端和欠压指示输出信号端;所述偏置电压输出信号端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偏置电压输入信号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信号端连接,并且与所述启动电压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启动电压输出信号端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启动电压输出信号端与所述欠压指示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欠压指示输出信号端连接后级电路;所述参考电压输出信号端连接后级电路,向后级电路提供参考电压信号;所述欠压指示电路通过所述第二启动电压输出信号端,采集所述启动电路的第二启动电压输出信号,输出欠压指示输出信号;其中,欠压指示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后级电路正常工作,欠压指示输出信号从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时,关断所述后级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偏置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和第五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漏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漏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漏极相互连接后,还作为所述偏置电压输出信号端,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一基准电压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和漏极,并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偏置电压输入信号端,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出信号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指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六MOS管、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和漏极以及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连接后,作为所述欠压指示输出信号端;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欠压指示输入信号端,与所述启动电路的第二启动电压输出信号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九MOS管和第十MOS管;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
所述第十MOS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直解宜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