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27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检测台,检测台顶部固定安装连接臂并通过连接臂固定连接下肢检具,下肢检具包括与连接臂固定连接的骨架和用于包覆骨架的包覆层,骨架为人体骨骼模型,包覆层使用人体肌肉制作,包覆层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模拟血液流动的动力组件和用于检测动力组件流速的检测组件,支撑台顶部固定安装用于存放人造血液的储液组件,动力组件与储液组件连接,储液组件内人造血液在动力组件中循环流动;解决了现有止血带止血效果无法测量的问题,为下肢快速止血提供帮助。为下肢快速止血提供帮助。为下肢快速止血提供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止血带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长条扁平型,伸缩性强。适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
[0003]但如果止血带使用不当、使用时间过长或者止血带质量不符合要求,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因此在新型的止血带上市前需要对其止血效果进行测量,包括止血时间和捆绑方式,以得到安全的使用方式。
[0004]但目前市面上没有针对止血带止血效果进行测量的装置,若直接使用人体进行检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无法有效的对止血带的止血效果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止血带止血效果无法测量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检测台,检测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0),支撑台(10)上固定安装检测台(11),检测台(11)顶部固定安装连接臂(12)并通过连接臂(12)固定连接下肢检具(20),下肢检具(20)包括与连接臂(12)固定连接的骨架(22)和用于包覆骨架(22)的包覆层(23),骨架(22)为人体骨骼模型,包覆层(23)使用硅胶制作,包覆层(23)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模拟血液流动的动力组件(30)和用于检测动力组件(30)流速的检测组件(50),支撑台(10)顶部固定安装用于存放人造血液的储液组件(40),动力组件(30)与储液组件(40)连接,储液组件(40)内人造血液在动力组件(30)中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检具(20)顶部固定设置安装板(21),所述动力组件(30)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21)上的输液泵(31),输液泵(31)输出管连接换向阀(33),换向阀(33)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臂(12)内,换向阀(33)出液端分别连接输液管(32)和分液管(42),输液管(32)出液端连接第一转接头(34),第一转接头(34)的出液口分别连接两个主动脉(35),两个主动脉(35)按照人体下肢动脉等比分布于包覆层(23)内,所述动力组件(30)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臂(12)内的第二转接头(38),第二转接头(38)包括两个进液口并通过进液口连接两个主静脉(37),两个主静脉(37)按照人体下肢静脉等比分布于包覆层(23)内,两个主动脉(35)的活动端和两个主静脉(37)的活动端分别通过两个导流散管(36)连通,第二转接头(38)顶部设置出液口并通过出液口连接送液管(43),所述储液组件(40)包括储液罐(45),分液管(42)和送液管(43)均与储液罐(45)顶部连接,输液泵(31)进液口连接抽液管(41)并通过抽液管(41)与储液罐(45)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散管(36)包括多根细小的人造血管和连接多根人造血管两端的管道接头,两个管道接头分别连接主动脉(35)的出液端和主静脉(37)的进液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止血带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50)包括固定套设在两个主动脉(35)上的两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兆文杜文琼贾益君钟鑫周小林蒋仁庆秦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