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27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载气冷凝水罐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载气冷凝水泵连接,然后通过冷凝水排放管连接至储泥池;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收集至所述载气冷凝水罐后,通过载气冷凝水泵及冷凝水排放管排放至储泥池,使得载气冷凝水与储泥池内的污泥混合后,一起进入污泥处理设施中循环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势在于:(1)干化载气冷凝水通过专管单独泵送至后续处理设施,有效避免了温度较高、含恶臭气体的干化冷凝水进入厂区现状污水管网并从污水井中逸出,有效改善厂区环境。(2)无需额外增设冷凝水处理设施,或缓解了废水中有机负荷对现状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冲击。水中有机负荷对现状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冲击。水中有机负荷对现状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市政污水与污泥的产量急剧增加,对污泥处理处置程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0003]作为污泥干化处理的副产物,干化载气冷凝水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二次污染问题。经过热干化后的污泥由于在高温下微生物裂解,从而大量有机质水解后进入循环载气中并冷凝,因而其冷凝水中同样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氨氮等物质。
[0004]我国目前大多数污泥干化项目通常与市政污水处理厂合建,所产生的干化载气冷凝水一般排放至现状厂区污水管网,并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然而,污泥热干化产生的载气冷凝水由于具有较高温度,较高有机质浓度,因而在排入现状污水管网时,通常会导致恶臭气体逸出等问题,不仅会对厂内运行人员的健康带来影响,也会因臭气逸散对厂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随着污泥处理处置日益得到广泛化、规范化、专业化,越来越多的独立污泥干化项目开始提上日程。为满足污染物相关排放要求,此类项目通常采用专管排放至一定距离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单独增加新设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的工程的造价及成本,同时冷凝水单独处理技术目前仍尚未成熟。
[0005]上述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将不利于污泥干化的普遍推广。为此,针对污泥热干化中臭气二期污染、冷凝水处理难度大、占地大、造价高等问题,研究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排放温度高、有机质浓度高、易产生恶臭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0007]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载气冷凝水罐,用于收集、缓存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冷凝水罐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载气冷凝水泵连接,然后通过冷凝水排放管接入储泥池;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收集至所述载气冷凝水罐后,通过载气冷凝水泵及冷凝水排放管排放至储泥池,使得载气冷凝水与储泥池内的污泥混合后,一起进入污泥处理设施中循环进行处理。
[0008]进一步地,载气冷凝水罐内设有液位计,可根据液位计测得的液位信号控制载气冷凝水泵的启停。
[0009]进一步地,载气冷凝水罐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载气冷凝水泵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应急排放口及阀门,载气冷凝水泵的前后分别采用不锈钢软管连接,以缓解橡胶软接头老化导致的恶臭气体逸出等问题。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排放管采用碳钢管,并设有流量计,用以计量冷凝废水排放量。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排放管还设有管道清扫口及管道排气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载气冷凝水泵按一用一备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罐罐体容积为2~5m3,冷凝水罐材质为不锈钢304或碳钢,所述载气冷凝水罐底部出口位于所述冷凝水排放泵入口上方,防止冷凝水中颗粒物堵塞管道。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排放管室内部分敷设在管沟内,或结合建筑结构形式架空敷设;室外部分敷设在管沟内、架空敷设或埋地敷设。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排放管沿干化车间室内外管道支架架空敷设,并从储泥池顶部伸入储泥池内。
[0016]进一步地,储泥池上方设除臭风机及除臭风管对储泥池的液面上部进行换气。
[0017]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流程简单,干化冷凝水得以循环处理,占地小,投资低;同时,能够缓解冷凝水易产生恶臭的问题,改善厂区环境。
[0018]与现有污泥载气冷凝水处理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常规污泥干化项目干化冷凝水直接接入污水管网后排放的处理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载气冷凝水泵及冷凝水排放管,干化载气冷凝水通过专管单独泵送至后续处理设施。通过本处理技术的实施,有效避免了温度较高、含恶臭气体的干化冷凝水进入厂区现状污水管网并从污水井中逸出,有效改善厂区环境。
[0019](2)与部分污泥干化项目干化冷凝水通过专管排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干化载气冷凝水就近接入储泥池,与污泥混合后进入后续污泥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技术方案的实施无需额外增设冷凝水处理设施,或缓解了废水中有机负荷对现状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冲击。同时,就近接入储泥池显著减少专管敷设的距离,因而本方案具有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占地少、节省造价及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1]图中:1. 载气冷凝水罐,2. 液位计,3. 应急排放口及阀门,4. 载气冷凝水泵,5. 冷凝水排放管,6. 流量计,7.管道清扫口,8. 管道排气阀,9.储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3]本实施例选自上海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车间。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技术,包括载气冷凝水罐1,液位计2,应急排放口及阀门3,载气冷凝水泵4,冷凝水排放管5,流量计6,管道清扫口7,管道排气阀8,现状储泥池9。其中,所述载气冷凝水罐1内设有液位计2,所述载气冷凝水罐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载气冷凝水泵4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应急排放口及阀门3,所述载气冷凝水泵4前后采用不锈钢软管连接,泵后连接所述冷凝水排放管5,所述冷凝水排放管5上设有流量计6,管道清扫口7,和管道排气阀8,所述冷凝水排
放管5专管排放所述储泥池9并由顶部接入储泥池。
[0024]所述载气冷凝水罐1设在冷凝水排放泵4入口正上方。所述载气冷凝水罐1罐体容积为2~5m3。所述载气冷凝水罐材质为不锈钢304或碳钢。
[0025]所述载气冷凝水罐1内设有液位计2,根据液位计测得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载气冷凝水泵4的启停。
[0026]所述载气冷凝水泵根据实际冷凝水排放量及所述冷凝水排放管长度、管道布置,选择合适的流量及扬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气冷凝水泵4按流量Q=20m3/h,扬程H=60m进行配置,一用一备,同时所述载气冷凝水泵4前后采用不锈钢软连接。
[0027]所述载气冷凝水泵4前设所述应急排放口及阀门3。
[0028]所述冷凝水排放管5管径根据实际冷凝水排放量及所述冷凝水排放泵参数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排放管5采用管径为DN80碳钢管,并设有流量计6、管道清扫口7及管道排气阀8。所述冷凝水排放管5排放至厂区储泥池采用专管,沿干化车间室内外管道支架架空敷设,并由顶板接入所述储泥池9,并充分与污泥进行混合使温度迅速降低至40℃以下。本实施例中,干化冷凝水进入储泥池循环处理循环比约为11.5:1,大幅降低了干化冷凝水进入现状污水厂区污水管网的产生量,减缓了由干化冷凝水及其产生的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载气冷凝水罐,用于收集、缓存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冷凝水罐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载气冷凝水泵连接,然后通过冷凝水排放管连接至储泥池;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收集至所述载气冷凝水罐后,通过载气冷凝水泵及冷凝水排放管排放至储泥池,使得载气冷凝水与储泥池内的污泥混合后,一起进入污泥处理设施中循环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载气冷凝水罐内设有液位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载气冷凝水罐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载气冷凝水泵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应急排放口及阀门,载气冷凝水泵的前后分别采用不锈钢软管连接,以缓解橡胶软接头老化导致的恶臭气体逸出等问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水的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排放管采用碳钢管,并设有流量计,用以计量冷凝废水排放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载气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凌胡维杰卢骏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