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27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调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其中调温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初始电阻值和预设温度,根据初始电阻值与发热体温度系数换算出所述预设温度对应的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电阻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一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产生实际温度,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实际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二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维持所述实际温度处于所述预设温度。该方式获取发热体载体的温度更精准,可避免硬件发生故障、老化或氧化导致的数据检测不准确等问题,且监测过程较稳定,不易被干扰。不易被干扰。不易被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溶胶产生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调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气溶胶发生装置的调温方式是:1.内置温度传感器(PT100),根据温度传感器直接获取。2.根据电阻率换算某个温度值对应的电阻值,通过控制电阻值大小实现恒温。依赖硬件传感器,如传感器发生故障、或灵敏度降低会导致检测不准。电阻加热过程氧化导致电阻率偏差温度不准,可调温度固定某个值。检测阻值在停止输出的时候检测,短路保护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从而克服采用传感器测温当发生故障、或灵敏度降低时会导致检测不准的缺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从而克服通过电阻率测温时,当电阻加热氧化导致电阻率存在偏差使得温度不准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温方法,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热辐射载体、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及控制器,所述热辐射载体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发热载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恒温系数电路附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以接收所述发热载体的热辐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连接;
[0006]所述调温方法包括:
[0007]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初始电阻值和预设温度,根据初始电阻值与发热体温度系数换算出所述预设温度对应的加热电阻值;
[0008]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电阻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一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产生实际温度;
[0009]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实际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二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维持所述实际温度处于所述预设温度。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发热载体的实际加热电阻值具体为:
[0011]R1=R+(TCR*R)*(T1‑
T)
[0012]其中,R1为实际加热电阻值,R为初始电阻值,TCR为发热体温度系数,T1预设温度,T为常温值。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初始加热电阻值或者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获取所要输出的脉宽,通过所述脉宽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对应的发热功率。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根据加热电阻值获取所要输出的脉宽具体
为:
[0015]Uk=KP*[E(k)

E(k

1)]+KI*E(k)+KD*[E(k)

2E(k

1)+E(k

2)][0016]其中,Uk为需要输出的脉宽;E(K)、E(K

1)、E(K

2)为三次计算加热电阻偏差值,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常数,KD为微分常数。
[001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实际温度的温度值。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温方法,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热辐射载体、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及控制器,所述热辐射载体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发热载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恒温系数电路附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以接收所述发热载体的热辐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连接;
[0019]所述调温方法包括:
[0020]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初始电阻值和预设温度,根据初始电阻值与发热体温度系数换算出所述预设温度对应的加热电阻值;
[0021]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电阻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一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产生实际温度;
[0022]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发热载体的实际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与所述加热电阻值作对比,根据对比的差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二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维持所述实际温度处于所述预设温度。
[002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电阻值或者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获取所要输出的脉宽,通过所述脉宽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对应的发热功率。
[002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实际温度的温度值。
[0025]为实现上述目的,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热辐射载体、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及控制器,所述热辐射载体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发热载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恒温系数电路附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以接收所述发热载体的热辐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连接;所述热辐射载体设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热辐射载体的第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发热载体自所述开口装入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发热载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伸出所述热辐射载体外。
[002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载体包括支撑件和发热丝,所述发热丝套设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套设于所述收容腔中。
[002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载体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贯穿所述发热载体的相对两侧壁且贯穿所述发热载体的一端面以将所述发热载体分割成第一发热载体和第二发热载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自所述第一发热载体和第二发热载体的一端面朝相同方向一体延伸形成。
[002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恒温系数电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获取发热体载体的温度,根据热辐射获取的温度计算发热载体的加热电阻值,从而根据加热电阻值控制发热载体发热至指定温度。该方式获取发热体载体的温度更精准,可避免硬件发生故障、老化或氧化导致的数据检测不准确等问题,且监测过程较稳定,不易被干扰。
[0030]2.本专利技术通过发热载体的加热电阻值通过脉宽调制以控制发热载体的加热,所得温度更精准。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调温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功率控制电路结构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测温电路结构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调温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发热组件的第一爆炸示意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发热组件的第一结构图。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发热载体的第一结构图。
[0038]图8是本专利技术热辐射载体的第一结构图。
[0039]图9是本专利技术热辐射载体的第二结构图。
[0040]图10是本专利技术热辐射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方法,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热辐射载体、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及控制器,所述热辐射载体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发热载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恒温系数电路附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以接收所述发热载体的热辐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连接;所述调温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初始电阻值和预设温度,根据初始电阻值与发热体温度系数换算出所述预设温度对应的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电阻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一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产生实际温度;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实际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第二发热功率,以使所述发热载体维持所述实际温度处于所述预设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发热载体的实际加热电阻值具体为:R1=R+(TCR*R)*(T1‑
T)其中,R1为实际加热电阻值,R为初始电阻值,TCR为发热体温度系数,T1预设温度,T为常温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电阻值或者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获取所要输出的脉宽,通过所述脉宽为所述发热载体输出对应的发热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系数电路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加热电阻值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实际温度的温度值。5.一种调温方法,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热辐射载体、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及控制器,所述热辐射载体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发热载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恒温系数电路附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以接收所述发热载体的热辐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热载体、恒温系数电路连接;所述调温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热载体的初始电阻值和预设温度,根据初始电阻值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旦廖振龙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