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大放射性面源的单核素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辐射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大放射性面源的单核素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计算空气中吸收剂量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能谱计量转化函数法,即“G(E)函数”法,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53号报告中,也对该方法进行了介绍。G(E)函数法于1966年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Moriuch等人提出。G(E)函数与Beck法不同,Beck法是通过对探测器几种修正因子的刻度,根据计数率与向剂量率的转化关系,计算得到剂量率值。而G(E)函数法是通过预先的实验刻度出G(E)的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此表达式,可以将测得的计数率谱转化为剂量率谱,从而得到总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方法。
[0003]现有G(E)函数法较为详细的方案步骤请见参考书籍:贾平雁,程建平,冯天成等.就地γ谱仪测量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pp143
‑
154.G(E)函数法的大致原理为:
[0004]在γ谱仪测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大型放射性面源的单核素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将谱仪架设于探测中心距离地面h高度处进行测量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利用G(E)函数,建立空气吸收剂量率与能谱测量数据中单核素的感兴趣区域内净计数间的等式关系;将该等式关系与点源在谱仪探测中心位置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理论计算公式联立,获得特征γ射线感兴趣区域的G(E)函数的表达式;步骤二、在各种单核素所覆盖的能量范围内,选择多个能量值E;针对每个能量为E的特征γ射线,计算得到不同水平距离r处的点源探测效率ε
E
(r),然后代入式(I)获得不同r处的G(E)函数值,利用不同r处的G(E)函数值计算能量值E对应的G(E)函数值;步骤三、利用步骤二获得的多组能量值E及其G(E)函数值,进行曲线拟合,获得G(E)函数曲线;步骤四、应用时,利用能谱实测数据获得待求单核素的感兴趣区净计数,根据感兴趣区的道址所对应的能量E从G(E)函数曲线中获取G(E)函数值,待求核素的感兴趣区净计数与感兴趣区对应能量G(E)函数值的乘积之和即为此单核素的空气吸收剂量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乾,王百荣,孙健,高静,法锋,沈春霞,高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