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的紧急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10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0
得到一种自动扶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其能够使在棘爪碰到齿时作用于主轴的制动力随着主轴相对于齿旋转而变得更大,并且能够使棘轮的结构简单。该自动扶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具备设置于主轴的棘轮,棘轮具有轮主体、固定于主轴的轮毂、以及对轮毂相对于轮主体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旋转制动部,旋转制动部具有设置于轮主体并与轮毂的侧面接触的摩擦部件,摩擦部件被配置成,随着轮毂相对于轮主体旋转,轮毂的侧面的与摩擦部件接触的面积增大。与摩擦部件接触的面积增大。与摩擦部件接触的面积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乘客输送机的紧急制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棘轮的乘客输送机的紧急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如下的自动扶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其具备设置于主轴的棘轮和阻止棘轮旋转的棘爪。棘轮具有:四个圆环形状的圆板,它们以主轴为中心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依次设置;以及摩擦部件,其设置在径向上彼此相邻的圆板的间隙处,在径向上彼此相邻的圆板之间产生摩擦力。四个圆板中配置在径向最内侧的圆板固定于主轴。在四个圆板中配置在径向最外侧的圆板上形成有棘爪会碰到的多个齿。在棘爪碰到齿的情况下,作用于主轴的制动力随着主轴相对于齿旋转而变得更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2271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扶梯的紧急制动装置中,存在棘轮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紧急制动装置,其能够使在棘爪碰到齿时作用于主轴的制动力随着主轴相对于齿旋转而变得更大,并且能够使棘轮的结构简单。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输送机的紧急制动装置具备:棘轮,其设置于主轴;以及棘爪,其阻止棘轮的旋转,棘轮具有:轮主体,其在外周部形成有多个齿;轮毂,其固定于主轴;以及旋转制动部,其对轮毂相对于轮主体的旋转进行制动,旋转制动部具有摩擦部件,摩擦部件设置在轮主体和轮毂中的任一方,并与轮主体和轮毂中的另一方的侧面接触,摩擦部件被配置为,随着轮毂相对于轮主体在棘轮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另一方的侧面的与摩擦部件接触的面积变大。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输送机的紧急制动装置,摩擦部件被配置为,随着轮毂相对于轮主体在棘轮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另一方的侧面的与摩擦部件接触的面积变大。由此,能够使在棘爪与齿接触时作用于主轴的制动力随着主轴相对于齿旋转而增大,并且能够使棘轮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0014]图2是示出图1的自动扶梯的关键部分的放大图。
[0015]图3是示出图2的A部的放大图。
[0016]图4是示出图2的B部的放大图。
[0017]图5是示出图2的C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方式1.
[0019]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自动扶梯的关键部分的放大图。作为乘客输送机的自动扶梯具备:主框架1,其跨越上层侧楼层和下层侧楼层而设置;马达2,其设置于主框架1;减速器3,马达2的动力被传递到该减速器3;以及驱动链轮4,马达2的动力经由减速器3被传递到该驱动链轮4。马达2、减速器3以及驱动链轮4配置在主框架1的上层侧水平部。马达2的动力被传递到驱动链轮4,由此驱动链轮4旋转。
[0020]此外,自动扶梯具备:驱动链5,其卷挂于驱动链轮4;主链轮6,其卷挂有驱动链5;以及主轴7,其相对于主链轮6固定。驱动链5、主链轮6以及主轴7配置在主框架1的上层侧水平部。通过驱动链轮4旋转而使得驱动链5循环移动。通过驱动链5循环移动而使得主链轮6旋转。通过主链轮6旋转而使得主轴7旋转。
[0021]此外,自动扶梯具备相对于主轴7固定的棘轮8和相对于主轴7固定的上部梯级链轮9。棘轮8和上部梯级链轮9配置在主框架1的上层侧水平部。此外,自动扶梯具备卷挂于上部梯级链轮9并循环移动的梯级链10和卷挂有梯级链10的下部梯级链轮11。下部梯级链轮11配置在主框架1的下层侧水平部。通过主轴7旋转而使得上部梯级链轮9旋转。通过上部梯级链轮9旋转而使得下部梯级链轮11旋转,并且梯级链10循环移动。
[0022]此外,自动扶梯具备设置于主框架1的多个梯级12和在梯级12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设置的一对栏杆13。多个梯级12通过梯级链10彼此连结。通过梯级链10循环移动而使得多个梯级12循环移动。
[0023]此外,自动扶梯具备:连结轴14,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框架1;棘爪15,其固定于连结轴14;靴杆16,其固定于连结轴14;以及靴17,其支承于靴杆16。连结轴14沿着主轴7延伸配置。棘爪15在棘爪15碰到棘轮8的制动位置与棘爪15从棘轮8离开的解除位置之间移位。棘爪15通过连结轴14旋转而在制动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棘爪15碰到棘轮8,由此阻止棘轮8旋转。
[0024]靴17载置在驱动链5之上。在驱动链5断裂的情况下,靴17向下方移动。通过靴17向下方移动而使得靴杆16旋转。通过靴杆16旋转而使得连结轴14旋转。因此,在驱动链5断裂的情况下,棘爪15从解除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
[0025]棘轮8具备:圆环形状的轮主体81,其在外周部形成有多个齿811;圆环形状的轮毂82,其固定于主轴7;以及旋转制动部83,其对轮毂82相对于轮主体81的旋转进行制动。在棘爪15的位置为制动位置的情况下,棘爪15碰到齿811。由此,轮主体81的旋转被阻止。
[0026]图3是示出图2的A部的放大图。轮毂82具备:轮毂主体821,其形成为圆环形状;径向延伸部822,其从轮毂主体821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周向延伸部823,其从径向延伸部822的前端部向周向D延伸。周向延伸部823延伸的周向D成为棘轮8的旋转方向。如图2所示,轮毂82具备多个径向延伸部822和多个周向延伸部823。多个径向延伸部822及多个
周向延伸部823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配置。
[0027]如图3所示,轮主体81具备:轮部812,其形成有齿811;径向延伸部813,其从轮部812的内周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周向延伸部814,其从径向延伸部813的前端部向周向E延伸。周向延伸部814延伸的周向E成为与棘轮8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如图2所示,轮主体81具备多个径向延伸部813和多个周向延伸部814。多个径向延伸部813及多个周向延伸部814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配置。
[0028]如图3所示,在轮毂主体821与周向延伸部823之间配置有周向延伸部814。在轮部812与周向延伸部814之间配置有周向延伸部823。
[0029]旋转制动部83具备设置于轮主体81的摩擦部件831。摩擦部件831具备:一对摩擦板832,它们跨越轮部812和周向延伸部814而设置;以及紧固件833,其将一对摩擦板832相对于轮部812和周向延伸部814固定。一对摩擦板832以在轮毂82的板厚方向上夹着轮毂82的方式配置。一对摩擦板832与周向延伸部823的两侧面接触。一对摩擦板832分别设置在轮主体81的沿周向等间隔排列的四个部分。利用摩擦板832相对于周向延伸部823的侧面的摩擦力,将轮主体81保持于轮毂82。通过将轮主体81保持于轮毂82,在棘爪15未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紧急制动装置,其具备:棘轮,其设置于主轴;以及棘爪,其阻止所述棘轮的旋转,所述棘轮具有:轮主体,其在外周部形成有多个齿;轮毂,其固定于所述主轴;以及旋转制动部,其对所述轮毂相对于所述轮主体的旋转进行制动,所述旋转制动部具有摩擦部件,所述摩擦部件设置在所述轮主体和所述轮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井贵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