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06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9
本申请公开了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声波测井速度和第一地震道的地震速度;将所述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校正到同一深度域;通过曲线拟合,确定同一深度域的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建立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地震偏移速度模型。根据本申请,从实际声波测井资料和实际地震资料出发,分别提取出同一地区相应资料的层速度,研究比较两者的关系,并探索二者的函数映射关系,以此来达到高效利用声波测井速度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目的。型的目的。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和一种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介质中,机械振动的传播速度与频率相关,这是介质的频散现象,速度与频率是非线性关系。由于频散现象的存在,声波测井资料中提取的速度信息与地震波速度不同。鉴于两者为非线性关系,且这种关系因岩性不同而不同,于是不能直接从声波测井速度求取地震速度,从而降低了声波测井资料在地震偏移速度建模中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建议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了相应的装置。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声波测井速度和第一地震道的地震速度;将所述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校正到同一深度域;通过曲线拟合,确定同一深度域的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建立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地震偏移速度模型。
[0005]在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声波测井速度和第一地震道的地震速度;将所述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校正到同一深度域;通过曲线拟合,确定同一深度域的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建立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地震偏移速度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校正到同一深度域,包括:把声波时差测井曲线转化深度域速度曲线,并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深度域测井曲线方波化;根据第一地震道的速度谱转化为时间域层速度曲线,再根据时间域层速度曲线得到深度域层速度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曲线拟合,确定同一深度域的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步骤301,建立坐标系,将同一深度的地震速度x
i
和声波测井速度y
i
分别作为横、纵坐标,采样得到离散的数据点(x
i
,y
i
),i=1,2,...,n,n是采样点数;步骤302,选取函数建立候选映射关系建立候选映射关系其中,a0、a1、...、a
m
为待定系数;步骤303,设偏差基于令Q(a0,a1,...,a
m
)最小的原则求解a0、a1、...、a
m
:其中,ω(x)为权函数;步骤304,根据第二地震道的地震速度验证候选映射关系如果验证通过,则确定当前候选映射关系为声波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果验证不通过,则进入步骤302,重新选取进行迭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函数从三角函数和幂函数中选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地震道的地震数据验证候选映射关系具体包括:根据候选映射关系对第二地震道的地震速度进行匹配;使用匹配后的地震速度进行叠前深度偏移;从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中提取第二地震道的共深度点道集;根据在地震速度匹配前后分别对应的共深度点道集和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判断验证是否通过。6.一种建立地震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江林陈林谦刘晗余青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