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01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根据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根据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下伏层段层位模型;根据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地震资料生成上伏砾岩段层速度;基于下伏层段层位模型和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波阻抗数据,并根据波阻抗数据确定下伏层段层速度;根据上伏砾岩段层速度、下伏层段层速度、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下伏层段层位模型生成目标区域的构造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砾岩下伏构造形态的预测精度。形态的预测精度。形态的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前油气勘探有利区的浅层普遍发育多期的砾岩冲积扇体,砾岩扇体的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平面厚度变化较大,造成时间域地震资料显示的砾岩下伏构造形态通常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构造形态。现有山前砾岩下伏构造的速度成图方法,主要是在地震层位控制下,利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得到的地震速度谱建立速度场求取层速度,通过钻测井速度约束后,进行变速成图。
[0003]常规的钻测井速度网格形成的速度场或地震层位控制下的地震速度建场及变速成图方法在山前砾岩下伏构造区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砾岩地层在地震上呈杂乱反射特征,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无法准确拾取速度,利用地震速度建立速度场求取得到的对应于砾岩段的地层速度精度低;在砾岩沉积的下伏正常地层段,地震速度谱点纵向间隔一般为200ms~500ms,利用地震速度谱反演得到的层速度精度较低,不能满足当前精细勘探的要求;测井数据一般缺少浅层数据,单独利用钻测井数据形成的速度场无法准确反映浅层砾岩的速度变化;砾岩地层在地震剖面上没有较好的追踪界面,无法刻画砾岩形态变化。
[0004]然而,随着钻探部署中对砾岩下伏构造落实准确度要求的逐步提高,对速度建场和变速成图也提出了“高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砾岩下伏构造形态的预测精度。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根据所述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和所述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下伏层段层位模型;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地震资料生成上伏砾岩段层速度;基于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和所述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波阻抗数据,并根据所述波阻抗数据确定下伏层段层速度;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速度、所述下伏层段层速度、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
[000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装置,该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层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和所述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下伏层段层位模型;上伏速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地震资料生成上伏砾岩段层速度;下伏速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和所述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波阻抗数据,并根据所
述波阻抗数据确定下伏层段层速度;变速成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速度、所述下伏层段层速度、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
[000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
[0009]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案,该方案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并基于得到的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基于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下伏层段层位模型,之后,根据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地震资料生成上伏砾岩段层速度;基于下伏层段层位模型和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波阻抗数据,并根据波阻抗数据确定下伏层段层速度;从而,经过计算可以得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非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得到准确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基于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得到较为准确的上伏砾岩段层速度,利用波阻抗反演计算得到分辨率更高的下伏层段层速度,最终得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提高了砾岩下伏构造形态的预测精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流程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测井声波数据对砾岩的速度进行数学拟合结果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依据音频大地电磁剖面进行砾岩段的形态解释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波阻抗反演得到的数据转换的速度剖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装置结构示意框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目前,将时间域的地震资料转换为深度域,进而圈定有利构造区域的方法众多,在落实砾岩下伏构造的方法中,能否在速度建场和变速成图环节中准确落实浅层砾岩厚度、层速度变化及中深层层速度的精细描述,是准确落实砾岩下伏构造的关键。因此对浅层砾岩的准确刻画和中深层层速度的精细描述,进而落实构造的形态细节,实际上就是对有利构造目标的圈定。
[0022]一般来说,对砾岩下伏构造的速度建场和变速成图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0023]1.采用测井、地震和非地震数据描述浅层砾岩结构并计算砾岩地层速度。
[0024]利用测井数据中的声波时差数据转换为速度数据,声波时差数据AC=1/V,其中V为声波速度,因此V=1/AC。
[0025]当V单位为m/s,AC单位为μs/m时,V=1/AC
×
106[0026]当V单位为m/s,AC单位为μs/ft时,V=106/(AC
×
0.3048)
[0027]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资料、非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根据所述地震资料、所述非地震资料和所述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和所述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下伏层段层位模型;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地震资料生成上伏砾岩段层速度;基于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和所述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波阻抗数据,并根据所述波阻抗数据确定下伏层段层速度;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速度、所述下伏层段层速度、所述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震资料、所述非地震资料和所述测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包括: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将所述上伏砾岩段划分为地表砾岩部分和高速砾岩部分;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的电磁特征,确定所述地表砾岩部分和所述高速砾岩部分在所述非地震资料上的平面展布;将所述非地震资料上的平面展布转换为时间域的平面展布;将所述时间域的平面展布与所述地震资料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波阻抗数据确定下伏层段层速度,包括:将所述测井资料的声波数据转换为速度数据;对所述速度数据和所述波阻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结果;根据所述拟合结果将所述波阻抗数据转换为目标速度数据;提取所述目标速度数据的均方根,得到下伏层段层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速度、所述下伏层段层速度、所述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包括: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位模型和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生成时间构造图;根据所述上伏砾岩段层速度、所述下伏层段层速度和所述时间构造图生成目标区域的构造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岩下伏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下伏层段层位模型和所述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波阻抗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测井资料确定反演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涛于宝利景海璐徐宝荣刘新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