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95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主体,绕线主体包括绕线轴及分别设置在绕线轴两端的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电磁线圈缠绕在绕线轴上,第一端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平面;引线槽,引线槽设置在第一端板上,引线槽包括引线段及过渡段,引线段与第一平面呈预定角度设置,过渡段第一端与引线段连通,过渡段的第二端朝向绕线轴延伸,电磁线圈的引线经过引线段及过渡段缠绕在绕线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绕线装置通过在第一端板上设置引线槽,从而使得电磁线圈的引线能够隐藏在引线槽中,防止引线与绕组层接触,大大降低了线圈短路的风险,通过设置过渡段可以使得引线能够平缓过渡至引线槽,防止引线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线圈绕线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压器、电感器等装置在当今社会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在变压器、电感器等这类装置中,线圈通常由骨架、绕组、磁心及屏蔽罩等组成,线圈骨架作为它们的主要结构组成部分之一,被用于为线圈组、磁芯等提供基本的承载空间,因此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引线是绕组中向外引出的正、负极,引线尤其是绕组起绕引出线易与绕组层间接触,导致线圈易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绕线装置的引线易接触线圈发生短路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主体,绕线主体包括绕线轴及分别设置在绕线轴两端的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电磁线圈缠绕在绕线轴上,第一端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平面;引线槽,引线槽设置在第一端板上,引线槽包括引线段及过渡段,引线段与第一平面呈预定角度设置,过渡段第一端与引线段连通,过渡段的第二端朝向绕线轴延伸,电磁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主体,所述绕线主体包括绕线轴(10)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绕线轴(10)两端的第一端板(11)及第二端板(12),电磁线圈缠绕在所述绕线轴(10)上,所述第一端板(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平面(113);引线槽(20),所述引线槽(2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11)上,所述引线槽(20)包括引线段(21)及过渡段(22),所述引线段(21)与所述第一平面(113)呈预定角度设置,所述过渡段(22)第一端与所述引线段(21)连通,所述过渡段(22)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绕线轴(10)延伸,所述电磁线圈的引线经过所述引线段(21)及所述过渡段(22)缠绕在所述绕线轴(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上还设置有加工槽(111),所述加工槽(111)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渡段(22)连通,所述加工槽(111)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平面(113)的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端板(11)的端部形成起始开口(112),所述加工槽(1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引线段(21)的长度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2)的第二端设置有导向端面(23),所述导向端面(23)逐渐向所述第一端板(11)的深度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2)的第二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斌唐锐茹王萍张积友郑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