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71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其具有:圆管状的第一管状单元,其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和第二管状单元,其是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的圆管形状,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形状不同,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在长度方向轴方向上被连结,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一方即第一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另一方即第二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连结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架。本申请主张2018年09月07日提出的PCT申请PCT/JP2018/033291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引入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支架放置术被广泛使用,其通过在活体内的管状器官的管腔中发生了狭窄或闭塞的患部放置由线材(单线)构成的支架,而扩张/保持管状器官的管腔。具有自扩张性的支架(自扩张型支架)在直径缩小了的状态下被输送系统运送至发生了狭窄或闭塞的患部。从输送系统释放的支架因自扩张性而直径扩大,由此将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撑开。放置这样的支架的管腔弯曲的情况较多,因此支架需要具有维持与弯曲的管腔的形状匹配的形状的功能(管路形状维持功能)。具有管路形状维持功能的支架被放置在弯曲的管腔中的情况下,不会因反作用力而恢复支架原本的形状,能够维持与弯曲的管腔的形状匹配的形状。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扩张机构能够使身体的狭窄部位扩张。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扩张机构具有能够在轴方向上伸缩的“咬合部”,无论狭窄部的管腔形状如何,都能够维持与管腔的形状匹配的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其具有使活体的管腔扩张的自扩张性,该支架的特征在于,具有:/n圆管状的第一管状单元,其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和/n第二管状单元,其是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的圆管形状,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轴方向上被连结,/n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一方即第一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n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另一方即第二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n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连结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7 JP PCT/JP2018/0332911.一种支架,其具有使活体的管腔扩张的自扩张性,该支架的特征在于,具有:
圆管状的第一管状单元,其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和
第二管状单元,其是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的圆管形状,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轴方向上被连结,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一方即第一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另一方即第二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连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形状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分别通过使线交叉地编织而形成,
形成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线与形成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线相比,径向的尺寸较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相比,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长度较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第二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一第二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二第一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二连结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分别通过使线交叉地编织而形成,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所述线的不同部位发生直线交叉而形成的第一直线交叉部,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所述线的不同部位发生直线交叉而形成的第二直线交叉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将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之间连接的所述线的线段上的所述第二直线交叉部的数量,比形成在将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侧弯曲部之间连接的所述线的线段上的所述第一直线交叉部的数量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管状单元,
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明菅一大赤井正雄村上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