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62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1
本申请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模组壳体(100)、感光芯片(200)、第一反射件(300)和第二反射件(400),感光芯片(200)设于模组壳体(100)之内,模组壳体(100)具有进光孔,第一反射件(300)和第二反射件(400)设于模组壳体(100)内,且第一反射件(300)可相对于第二反射件(400)移动,第一反射件(300)具有第一反射面(310)和第二反射面(320),第二反射件(400)具有第三反射面(410)和第四反射面(420),第一反射件(300)可相对于第二反射件(40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反射件(300)和第二反射件(400)中的至少一者在感光芯片(200)的朝向上移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摄像模组无法进行较远距离的长焦拍摄的目的。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产品迭代更新快,品质要求高,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具体的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用户对摄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阶段电子设备的摄像部件虽然近距离拍照画面的清晰度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远景拍摄的图像非常模糊。另一方面是,电子设备设计从业者,在设计摄像模组时,通过增多摄像头模组的方式来提高拍照技术,而这种情况,会使得电子设备的构造技术的难度增大、稳定性变差,还会占用更多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总的来说,电子设备存在摄像部件构造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同时远景拍摄图像非常模糊,进而导致无法较好地进行长焦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以解决摄像模组无法进行较远距离的长焦拍摄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模组壳体、感光芯片、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模组壳体之内,所述模组壳体具有进光孔,所述第一反射件和所述第二反射件设于所述模组壳体内,且所述第一反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件移动,所述第一反射件具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件具有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反射件和所述第二反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感光芯片的朝向上移动;在所述第一反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可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反射面、所述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在所述第一反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可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反射面、所述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摄像模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摄像模组的结构进行改造,通过对摄像模组增设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同时,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在感光芯片的朝向方向上移动,当第一反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经过第一反射件的环境光线在模组壳体内的光程也随之变长,进而改变感光芯片的感光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延长环境光线在模组壳体内的光程,同时可以与摄像模组的其他组件相互配合,从而拉长或者缩短镜头组后焦,起到对摄像模组调焦的作用,进而可以清晰的拍摄到更远距离的景物,达到长焦拍摄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在第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在第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摄像模组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模组壳体、110-屏蔽罩体、120-底座、200-感光芯片、210-滤光片、300-第一反射件、310-第一反射面、320-第二反射面、330-第一驱动机构、331-第一驱动线圈、332-第一磁性件、340-第一支撑件、400-第二反射件、410-第三反射面、420-第四反射面、430-第二驱动机构、440-第二支撑件、500-第三反射件、600-聚光透镜组、700-第一移动透镜组、710-第三驱动机构、711-第二驱动线圈、712-第二磁性件、800-第二移动透镜组、810-第四驱动机构、900-第一导向件、1000-第二导向件、1100-第一电路板、1200-第二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所公开的摄像模组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公开的摄像模组可以包括模组壳体100、感光芯片200、第一反射件300和第二反射件400。模组壳体100为摄像模组的基础构件,模组壳体100可以包括一个屏蔽罩体110和一个底座120,屏蔽罩体110和底座120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形成模组壳体100。其中,屏蔽罩体110能够屏蔽外界的磁场对模组壳体100内带磁部件造成干扰。屏蔽罩体110可以为不透光部件,避免了外界的环境光线通过屏蔽罩体110进入到模组壳体100内部,从而影响最终图像的拍摄效果,底座120能够为摄像模组内的其他组件提供安装基础,也能为这些组件提供防护,避免这些组件与其他物件直接接触。为了让环境光线能够进入到模组壳体100内,最后被感光芯片200感光。模组壳体100上开设有进光孔,具体的,模组壳体100设置在电子设备内,模组壳体100的放置方向与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一致,模组壳体100的厚度比电子设备的厚度略小,且电子设备的宽度可以大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感光芯片200是摄像模组中用于成像的部件,感光芯片200设于模组壳体100之内,感光芯片200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模组壳体100内,具体的,感光芯片200可以粘贴在底座120的内侧。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所拍摄的物体反射的环境光线通过进光孔进入到模组壳体100内之后,可以经过滤光片210滤光后最终能够投射到感光芯片200上,感光芯片200的感光面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与光信号相对应的电信号,从而达到成像的目的。基于此,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感光芯片200可以通过第一电路板1100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电连接,第一电路板110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电路板1100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在通常情况下,感光芯片200可以是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也可以是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制感光芯片200的具体种类。为了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对进入模组壳体100的光线进行调节,最后被感光芯片200感光,第一反射件300和第二反射件400设于模组壳体100内,且第一反射件300可相对于第二反射件400移动,,第一反射件300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撑件340上,而第一支撑件340可以通过滑动或滚动的方式在模组壳体100内移动,第一反射件300具有第一反射面310和第二反射面320,同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壳体(100)、感光芯片(200)、第一反射件(300)和第二反射件(400),其中:/n所述感光芯片(200)设于所述模组壳体(100)之内,所述模组壳体(100)具有进光孔,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和所述第二反射件(400)设于所述模组壳体(100)内,且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件(400)移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具有第一反射面(310)和第二反射面(320),所述第二反射件(400)具有第三反射面(410)和第四反射面(420),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件(40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和所述第二反射件(400)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感光芯片(200)的朝向上移动;/n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可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反射面(410)、所述第四反射面(420)、所述第一反射面(310)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20)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00);/n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可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反射面(410)、所述第四反射面(420)、所述第一反射面(310)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20)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壳体(100)、感光芯片(200)、第一反射件(300)和第二反射件(400),其中:
所述感光芯片(200)设于所述模组壳体(100)之内,所述模组壳体(100)具有进光孔,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和所述第二反射件(400)设于所述模组壳体(100)内,且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件(400)移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具有第一反射面(310)和第二反射面(320),所述第二反射件(400)具有第三反射面(410)和第四反射面(420),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件(40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和所述第二反射件(400)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感光芯片(200)的朝向上移动;
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可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反射面(410)、所述第四反射面(420)、所述第一反射面(310)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20)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00);
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可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反射面(410)、所述第四反射面(420)、所述第一反射面(310)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20)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00)经历的光程为第一光程;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孔的环境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00)经历的光程为第二光程,所述第一光程与所述第二光程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30)和第二驱动机构(43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0)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30)均设于所述模组壳体(1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0)与所述第一反射件(300)相连,且可驱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30)与所述第二反射件(400)相连,且可驱动所述第二反射件(400)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0)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30)均包括第一驱动线圈(331)和第一磁性件(332),所述第一磁性件(332)设于所述第一反射件(300)或所述第二反射件(400)上,所述第一驱动线圈(331)设于所述模组壳体(100),所述第一驱动线圈(331)在通电的情况下,可驱动所述第一磁性件(332)带动所述第一反射件(300)或所述第二反射件(400)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导向件(900),所述第一反射件(300)和所述第二反射件(400)均与所述第一导向件(900)滑动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佳佳李文珍庞钦全丁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